第10章 兄台可要诗
时侯去清月楼,找杨雨蝶大人,就说找刘青武公子即可。”
清月楼?
这不是教坊司吗?
周知礼听闻脸色僵了一下:“那可是教坊司?刘兄怎么会住在此处。”
“唉!生活所迫。”刘轻舞无奈摇头。
生活所迫?
或许只是在里面让护卫吧。
等周知礼想明白。
刘轻舞已经走远了。
已是中午。
刘轻舞没心思吃饭,在街上买了两馒头,直奔京阳湖边。
她没想到这古代的馒头这么难吃,跟粗粮似的。
边吃边走,很快就回到之前的地方。
京阳湖在日照下显得波光粼粼,两边的残柳微微起伏。
看着水台前的画舫,就像一条大船中间垒起一栋木楼一般。
一阵清风吹过,里面的纱帘被卷起不断地飘荡,看上去还是有几分诗意感。
“这些书生倒挺会找地方。”
刘轻舞走到水台边,这里设有一个关卡,看样子是要在这里答对题才能过去。
现在天气比较热,边上只有几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都看着前面挂着的几条对子。
春秋左右非冬夏。
一钱二两山参救四人。
青山山山青。
这是对子?
看着眼前的挂联,没想到古代的对子如此简单,这怕随便扯几句都能对上,哪还需要抄呢?
“我有了!”
那几人中,有一人高呼。
一个胖子径直走到关卡边。
这摆放着一张长桌,还坐着一位长须老生。
老生看到眼前的胖子,问道:“怎么,可答出哪副对子了?”
胖子拱了下手笑着说:“我想试试第三副。”
“你说!只要我这里没记载的都行。”
“第三副,青山山山青对老太太太老。”
刘轻舞听到这话都想笑出来了,但还是忍住。
“嗯,不错,你可以进去了。”
“谢过先生!”
胖子大喜,快走进水台,留下其他人连连摇头。
“哎呀!这么简单,我怎么没想出来。”
“这人倒是有几分才气!”
刘轻舞听着几人谈论,有点哭笑不得,没想到真是如此简单,当即也走了过去:“我也要答第三副。”
老生刚记下一对,没想到这么快又有人,抬头见到刘轻舞就吐出一个字。
“说!”
“我答,大哥哥哥大。”
“嗯,也不错,你也进去吧。”
刘轻舞见这也行,没多想往走水台进去。
水台挺大,十几米宽,二十几米长,一个宽敞的木梯,连着水台搭船舫边。
顺着台阶走上去,甲板上面还是挺宽阔,有几人在看风景。
这是长船尾部,摆有两张小桌,桌上放着笔墨纸砚,看样子是可以在上面写自已的诗词。
刘轻舞没多想,先上去写上一首再说。
不过看着砚台上的毛笔就犯难,以前也没学过书法啊!
脑海中虽然有这古文字,但她没拿过毛笔,不会写。
纠结半天,拿起毛笔,沾了点墨。
太阳有些大,墨有些干,写出几笔,感觉跟干柴一样。
还好旁边有水壶,加点水,又磨几下。
重新沾上墨,写出来两个字后,又是一阵恼怒。
这哪是字啊!
简直是几条毛毛虫放在一块。
刘轻舞硬着头皮写完一首王维的《山居秋暝》,看着歪歪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