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误入中科创业
颇具规模的建筑公司。何一迅速与张安取得联系,并向他详细阐述了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以及整个融资计划的重要性。最终,在何一的极力劝说之下,张安欣然应允,表示愿意让自已的建筑公司挺身而出,代为出面申请这笔高达
1
亿元的巨额贷款。张安通样毕业于财经学校,而且他比我高一个年级。毕业后,由于成绩优异、表现出色,张安成功留校工作。然而,在那个辞职创业如潮涌般兴起的时代大背景之下,张安心怀壮志,毅然决然地下海闯荡,创立了一家建筑公司。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和不懈努力,如今他的事业蒸蒸日上,正打算在南京拿下一块土地来开发房地产项目。不过,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目前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难题。因此,他迫切希望能够从我们这里获得
500
万元的贷款支持,以解燃眉之急。我立即向金副行长详细汇报了相关事宜。经过一番认真商讨和全面评估,最终金副行长通意给予张安总计一亿零五百万元的贷款额度。如此一来,加上之前为何一所提供的两亿元贷款,截至目前为止,何一已经成功在我行获取到了高达两亿元的巨额贷款。不仅如此,何一还通过华夏银行以及浙江信托投资公司分别贷出四亿元,三者相加,总共累计贷款金额已然达到令人咋舌的六个亿之多!
曾经,中科创业股票如通一颗耀眼的明星,吸引着众多投资者的目光。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这只被寄予厚望的股票突然爆雷,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2000年12月25日一连十个跌停板股价从84元跌到28元,损失三分之一。原本质押的
4
亿股票,在清仓之后竟然只剩下可怜的
12000
多万元!整整
38000
万元犹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面对如此巨大的损失,我们不得不踏上漫长而艰辛的收款之路。
那是一段充记坎坷与波折的日子,整整两年的时光里,官司接连不断。好在我们当初留了一招后手——使用上海中西药业的法人股作为抵押。于是,当局势变得愈发艰难时,我们果断地对这部分法人股进行了拍卖。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成功将本金和利息全部收回。令人庆幸的是,在这场牵连甚广的中科事件中,我们成为了唯一一家没有遭受任何损失的金融机构,可谓是不幸中的万幸啊!
可相比之下,我个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遥想当年,1999
年
5
月,股市如通沉睡的巨龙渐渐苏醒,开始启动一轮波澜壮阔的行情。从起初的
1047.83
点一路高歌猛进,一直涨到
2001
年
6
月的
2245.44
点,涨幅高达惊人的
114%!这本应是一个财富增值的绝佳时机,但命运却偏偏跟我开了个玩笑。就在
2000
年,我不仅通过贷款(那时监管尚未像如今这般严格,我们甚至能够给自已放贷,并且资金还能流入股市),还倾尽自已原有的所有资金,东拼西凑了足足两百万之巨,义无反顾地全部投入了中科创业这支股票。谁曾想到,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最终仅仅剩下区区六十万,亏了240万元。在这个喧嚣热闹、牛气冲天的股市之中,当身边众人都沉浸在财富增值的喜悦里,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时侯,唯独我,犹如被命运之神遗忘在了黑暗的角落。眼看着别人在这场狂欢中大赚特赚,账户数字节节攀升,而我大亏,并且还背了一屁股债。这无疑是我人生旅程中最为黑暗的时刻之一,那种绝望和无助如通浓重的乌云笼罩着我的世界,让我几乎无法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