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巧得美人面
是梦呢。她真的,又活了!
眉心的热度已经淡去,脑中自动咏诵出,民间关于大气运者的歌谣——
“霍家子安,辅佐之功,泰山难衡;德行之高,松柏崔青;勤勉责尽,昭宣中兴。”
是个权臣呢,定然富贵有势!
月白欣喜不已,前世的自已,连落魄老太监都能欺凌。
如今,却能得一番机缘,攀附所谓的气运者。真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她心头发热,玉琢似的美人面泛起红光,更是勾人。
上官御等了片刻,也不见这女儿想明白,有些不耐烦。
“怎么,霍子安有权有势,你一个庶出还看不上?”
莫不是仗着一副好皮相,抬高了心气儿?
江月白现下身处《名臣录》,记载着一个穷困书生,勤学得势,后受天子倚仗,终身显贵的故事。
如今是元朔二年,昭帝年仅八岁,手无权柄,皇太后病弱,故由昌庆长公主垂帘听政,抚养幼帝。
霍偃作为天子辅臣,已任职大司马大将军,与另两位辅臣,左将军上官御和侍中光日阶,在朝中呈三权鼎立之态。
原本各司其职,平静无波。
只是近来,上官御献河东郡丁氏入宫,此子貌若潘安,颇得公主宠爱。
昌庆故而亲近上官御,有打破平衡之意。
“云珠五年无子,你若入府,一举得男,便可为良妾。”
哪怕是利诱,都带着威压。
月白抬眼,仔细打量这位“父亲”,长须清瘦。
现如今三十有八,任左将军一职,兼任太仆。
另一位辅臣光日阶,比上官御大两岁,也是先帝在位时的老臣。
三人之中,唯独霍偃年纪最轻,二十有七。
他是文臣,却统领大盛全军。
初时,凭其资历,难以服众,但历经几年的屯田移民,发展经济。
军队又击败了数次外族侵袭,朝中敌对之声渐渐弱了些。
上官御对霍偃的心思很复杂,敬佩其才智绝冠京都,却又难掩嫉妒。
一来,此人身份低微,不过是县官的私生子,不似自已出身士族大家;
二则,他苦心筹划数年,才得先帝宠信。
到头来,这权柄却划一为三,分给了个毛头小子,他自然记心不甘。
早年,上官御见其年纪轻轻,就中了状元,才华横溢又宠辱不惊。
有心拉拢,便将唯一的嫡女嫁与了他。
那时的霍子安位卑权轻,被人拿生母及仕途威胁,自然拒绝不得,将上官云珠娶进了门。
这五年间,上官御自诩为状元丈人,对这女婿颇为轻慢。
即便对方升迁与他平级,依旧呼来喝去,好不威风。
谁想先帝临走,竟然任命霍偃为辅臣之一,掌管大盛军权,顿时惊哗朝堂。
上官御更是气得脸都绿了。
自以为攥在掌心,指哪儿打哪儿的“贤婿”,摇身一变,成了朝堂重臣。
本是借姻亲拿捏人家,反被死死压了一头。这叫人怎么不气?
再者,自已的嫡女上官云珠,在霍府多年无所出,听闻二人感情淡薄,更难有孕。
上官府和霍家,已是渐行渐远。
眼看霍偃逃脱摆控,成了自已的上级,让人暂且奈何不得。
上官御这才打算塞个庶女去,即便蛊惑不成,也能膈应对方一阵。
此时,江月白受制于书局法则,对这传记只能了解个囫囵,出神片刻,总算摸清了大环境。
她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泪眼朦胧。
“霍大人玉树临风,又是长姐的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