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章 暗示的开始
第一名受害人是李建辉,案发时他被发现死在家中卧室,房门反锁,房间内布置整齐,除了那块破碎的镜子,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受害人的妻子坐在客厅中,神情疲惫,眼圈微红,显然还未从悲痛中恢复。

    “李建辉案发前几天有什么异常表现吗?”陆时温和地问道。

    李建辉的妻子抬起头,神情有些疑惑:“他最近情绪确实有些不对劲,经常在晚上突然对着镜子发呆,有时侯还会自言自语。我问他发生了什么,他总是回避,后来甚至开始把镜子用布盖住……我从没见过他那样害怕过。”

    陆时点了点头,继续问道:“他是否接到过一些陌生电话或信件?”

    她似乎被问到了什么忌讳的事,犹豫片刻,才低声说道:“有……他确实接到过几次奇怪的电话,但每次都是接完电话后就变得很暴躁,还摔了好几次手机。我问他是谁打来的电话,他不肯说,只说‘那个人会找到他’。”

    听到这里,宋清雅与陆时对视一眼,心中愈发确信凶手的手法并非偶然。通过这些诡异的电话,凶手在无形中将恐惧植入受害人心中,逐步瓦解他们的心理防线,直至他们陷入绝望。

    从受害人家属的描述中,陆时和宋清雅感到事情并不简单。他们回到警局,将收集到的线索一一整理,试图从中找出凶手的作案模式。

    “受害人家属提到的‘奇怪电话’,基本可以确认是凶手在案发前与受害人的直接接触。”陆时在白板上写下“电话恐吓”几个字,继续说道,“通过这些电话,凶手逐步操控受害人的心理状态,让他们在极度恐惧中失去理智,最终走向死亡。”

    宋清雅走到白板前,仔细看着陆时写下的分析,若有所思地说道:“这种电话带来的心理暗示,甚至可以成为一种‘倒计时’。受害人每次接到电话,内心的恐惧感会逐渐加深,凶手利用这种方式进行心理操控。”

    陆时点头:“这说明他对心理学有极为深刻的理解,甚至掌握了心理学中的某些‘恐惧暗示’技巧。每一次电话,都是在受害人心中埋下恐惧的种子,直到最终将他们逼到崩溃。”

    宋清雅缓缓呼出一口气:“如此精密的心理操控手段,让人不禁怀疑,他是否有心理学背景。否则的话,他不可能精准地触及受害人的恐惧。”

    陆时若有所思地看向窗外,低声道:“不仅如此,凶手似乎了解每个受害人的‘道德污点’,并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心理操控。对他们来说,镜子成为了某种‘忏悔’的工具,凶手在死前将他们引入了一场无形的自我审判。”

    就在此时,警局的电脑响起了新邮件的提示音。乔立冬打开邮件,发现是一封匿名信,邮件标题只有简短的几个字:“罪恶的倒影”。

    乔立冬将邮件投影到会议室的屏幕上,只见邮件正文中写道:“所有的罪人都将接受镜子的审判。你们的调查没有意义,因为真相就在他们的内心。下一个人,已经看到了自已的倒影。”

    看到邮件内容,宋清雅脸色微变:“凶手在关注我们?他甚至在挑衅我们。”

    陆时凝视着屏幕,语气冷静地分析道:“他想让我们知道,他的‘审判’是不可阻挡的。这封邮件不仅是挑衅,也是他的心理战术。他认为我们不会理解他的所谓‘正义’,所以他用这种方式来引导我们,甚至在我们面前展示他的‘正义’过程。”

    乔立冬忍不住皱眉:“这个人到底在想什么?他杀人还自认为在执行正义,简直是病态的疯子。”

    陆时微微摇头,目光深邃:“对他来说,这不是单纯的杀戮,而是为了揭露真相。他通过镜子让受害人正视自已内心的污点,这是一种扭曲的‘自我审判’。接下来,我们必须找到他的动机,以及他接下来的目标。”

    夜色降临,会议室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沉默的诡计简介 >沉默的诡计目录 > 第2章 暗示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