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祖坟下的古墓
墓地南向右西角作为安葬之地。

    这个穴位恰好位于家族墓地的生门轴线上,背靠着祖坟的最高峰,前方一条小径曲折蜿蜒,如通流水。按照风水的说法,这是一个“后靠山、前抱水”的阴宅吉地,虽然并不罕见,但也颇为难得,定能庇佑村长家族的后代,福泽长久。

    然而,就在挖掘墓穴即将完成的时侯,竟然在穴坑底部发现了一座古墓!

    全村五十多户、三十多位长辈齐聚一堂,一致认为这座古墓并非出自祖先之手。据此推断,这座墓至少在牧家村立村之前就已经存在,其年代之久远,让村民们只能形成一个模糊的概念——或许比评书中的秦琼卖马还要早。

    经过牧家村第二次扩大会议的一致决定,他们决定将古墓挖掘出来一探究竟。很快,压在墓底的厚重青石板被移开,惊喜地发现,这不仅是一座古墓,而且保存完好。

    村民们齐心协力,小心翼翼地将古墓中的宝物一件件取出。在村长和牧三文的主持下,这些珍贵的坛坛罐罐、铜器铁器被公平地分给了全村的乡亲。

    这次意外的重大发现,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村民的生活水平,也让村民们意识到,原来牧三文的风水相术还能反向运用。这样一来,每一个适合安葬的风水宝地,都有可能埋藏着丰富的古墓宝藏。

    于是,村里的长辈们时常“偶遇”牧三文,亲切地邀请他:“三文啊,我家那把锄头快不能用啦,下次挖墓时,能不能给我带件铁器?”甚至有妇女们直接上门:“三文兄弟,我家大侄子的碱菜缸裂了,有大一点的陶罐,别忘了给我留着。”

    就这样,牧三文真正成为了他梦寐以求的“神圣”人物。显然,人们对现实利益的追求,远远超过了他们对逝者的怀念。

    牧三文确实没有让村民们失望。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接连发现了多处古墓,凭借他精湛的风水相术,他的威望日益升高。

    只要他看中的地方,挖掘下去,几乎都能发现古墓。虽然大小不一,年代各异,但几乎都有所收获。

    没过几年,牧家村利用这些古墓中的物品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近百分之八十。据镇上一位杂货店的店主证实,在接下来的两三年里,除了油盐酱醋之外,几乎没看到牧家村的村民购买其他生活用品。

    后来,一位经验丰富的考古学者无意间走进这个简陋的小村庄,他几乎当场震惊得晕了过去。

    在穆启铭从县城到二十里铺的尾声阶段,他亲口传授了珍贵的知识。

    但每当他回想起那片记忆的空白,他更倾向于相信,那是祖先用来稳固风水的古老发髻,是那些精雕细琢的象牙筷子。为证实这一点,他甚至使用了宋代官窑的青釉瓷碗。最让人惊讶的是,那位古稀之年的老妇人手指上的顶针,竟然是唐代宫廷的瑰宝。然而,让他头疼的是,墓地的银质表面却杂乱无章。

    牧正三在墓地中发现的不通区域,进行勘探后,结果却大相径庭,有的吉,有的凶。他对此感到困惑不解。或许,他正在指导下,一些年轻人运用墓艺,将铁锥深入土地,寻找不寻常之处。

    每次经过这片墓地,牧三文都会发明一种新型探墓工具,它虽然类似传统盗墓工具,但功能上却有所不通。凭借多年经验,他只需观察土壤,便能判断是否有墓葬。但这一次,他闻到铁锥带来的气味后,表情变得疑惑。

    这种疑惑并非因为不确定是否有墓,而是因为墓穴中的某些东西太过不通寻常。他看向家族墓地的方向,那座祖坟宛如山岳,静静地矗立在那里,恐怕比他发掘过的最古老墓还要早上千年。夕阳下的野草和古怪气味,让他的心轻轻摇曳不安。

    突然,他想起穆启铭,这是近期第三次莫名想起他。但很快,他否定了这种想法。这十几年来,他吃得饱、睡得香,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奇法之术简介 >奇法之术目录 > 祖坟下的古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