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同意罢兵 扬州传捷
神经终于放松下来,而后依次恭敬退下,鱼贯而出。
然而,王桀却仿若被定住一般呆立在原地,脸上满是疑惑与不甘之色。此时,天子不动声色地向内侍悄悄招了招手,内侍心领神会,快步走到王桀身旁,轻声传达了天子的意思。王桀稍作思忖,便跟随内侍前往。
一踏入天子的书房,王桀便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与焦急,脱口而出:“陛下,以如今这般大好局势,我军士气正盛,优势尽显,何必要与那袁本初讲和?实在是令人费解。”
天子看着一心为国家大业着想的王桀,虽心中无奈,却还是耐着性子向他解释起来。“不与袁本初讲和又能怎样呢?”天子的声音低沉而平稳,目光深邃地望向远处,仿佛在思索着天下大局。
王桀忍不住插话,急切地说道:“如今可调马超与孙策,从徐州等地出发,两面夹击冀州。如此一来,袁绍落败不过是时间问题,陛下又何必对袁绍妥协讲和呢?”他满脸焦急,双手不自觉地握紧,眼中满是对天子决策的不解。
天子轻轻摇了摇头,目光中带着几分恨铁不成钢,却又耐心地说道:“你还是目光不够长远啊。袁术已死,若此时再一举打败袁绍,世家便会彻底察觉朕要削弱世家势力的决心。这是其一。他们虽不敢公然与朝廷对抗,可暗地里必定会想尽办法兴风作浪,到时候朝堂内外都会不得安宁,国家又将陷入混乱之中。”天子微微顿了顿,端起茶盏轻抿一口,舒缓了下情绪。
“其二,”天子接着说道,神色愈发凝重,“你难道没看清当下的局势吗?公孙瓒雄踞幽州,江东孙策割据一方,西凉马超拥兵自重,他们皆对朝廷阳奉阴违,全然不把朕的旨意放在眼里。若是让公孙瓒、马超和孙策立下这不世之功,届时他们威望高涨,权势滔天,岂不是又会成为像袁术、袁绍那般难以制衡的存在?朕不得不为江山社稷的长治久安考虑啊。”天子语重心长,目光紧紧盯着王桀,希望他能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
。
天子的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王桀的心间,令他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过了好一会儿,王桀才回过神来,心中满是惊恐,声音都不自觉地微微颤抖:“那陛下,如今究竟该如何是好?”他望向天子,眼神中充满了急切与期待,渴望得到一个能化解当前复杂局势的答案。
天子看着王桀的模样,不禁微微一笑,这笑容里透着成竹在胸的自信与从容。“这便是朕要留下袁术家眷的目的所在。”天子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令人安心的力量,“留着袁绍,便能让他与公孙瓒相互挟制,让他们二虎相争,如此一来,他们便无暇对朝廷生出过多的事端。而对于马超与孙策,朕已有了对付他们的良策,卿只管放心便是,且看朕如何中兴汉室,重振我大汉江山的辉煌。”天子说得神秘莫测,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王桀见天子这般胸有成竹,虽心中依旧满怀忧虑,但也明白天子既然如此说,必定是有了周全的打算。天子既说得隐晦,他也不便再多追问。于是,王桀恭敬地行了一礼,带着满心的担忧与一丝期待,缓缓退下。他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天子的谋划能够顺利实施,大汉江山能早日摆脱困境,重现往日的太平与昌盛
。
又过了几日,马超与鲁肃精心撰写的战报终于快马加鞭送到了长安。朝堂之上,气氛庄重而热烈。天子展开战报细细看过之后,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神色,旋即毫不吝啬地对马超、孙策二人的功绩大肆夸赞起来。
然而,对于马超擅自诛杀袁术、孙策斩杀刘繇这两件事,天子却只字未提。不仅如此,天子当场宣布对二人进行封赏,封马超为骠骑将军,在原有食邑的基础上再加一县;封孙策为前将军,食邑同样加一县;就连周瑜也被舒侯,食邑直接封到了周瑜的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