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雨季来临
清晨五点,第一滴雨落在老城区斑驳的青瓦上。
滴答。滴答。细碎的雨声渐渐密集,如通一首渐强的交响乐,在寂静的黎明中奏响。雨滴打在玻璃窗上,氤氲着朦胧的水汽,模糊了窗外的路灯光晕。雨水顺着玻璃缓缓流淌,将街景揉碎成斑斓的色块。远处传来零星的汽车引擎声,碾过湿润的柏油路面,带着雨水的沙沙声,宛如一声轻叹,消散在迷蒙的雨幕中。偶尔有夜班结束的出租车驶过,车灯的光芒在雨中拖曳出长长的金色尾迹。
天色渐明。灰蓝色的天际线上,高楼的轮廓若隐若现,如通一幅被水浸染的水墨画,晕开在这座沉睡的城市上空。清晨的雾气与雨丝交织,为建筑轮廓抹上了一层柔和的晕边。路灯的光晕在细雨中散开,像是为这座古老的街区披上了一层朦胧的纱衣。街道两旁的梧桐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雨水从叶片上滑落,在寂静中奏响细碎的音符。
黎明时分的第一班公交车缓缓驶过拐角,溅起的水花在路灯下折射出细小的光点。车内零星几个疲惫的乘客,有人靠窗望着雨景发呆,有人低头打着瞌睡。司机熟练地打着方向盘,轮胎碾过积水的声响在寂静的街道上格外清晰。这是城市苏醒前最后的宁静时刻。
老街深处的面包房最先亮起灯光,温暖的橙黄色光芒透过雾蒙蒙的玻璃橱窗,将潮湿的空气染上一丝暖意。老师傅揉面的身影在玻璃后晃动,几十年如一日的手法娴熟而规律。不多时,黄油和面包的香气便顺着雨丝弥漫开来,唤醒了街道的知觉。隔壁的花店老板娘撑着一把老旧的碎花伞到来,卸下卷帘时铁链碰撞的声响惊起了屋檐下栖息的麻雀。
街角的报刊亭,年过六旬的老板踩着积水,手持一把褪色的黑伞,笨拙地掏着钥匙。打开报刊亭的铁门时,金属摩擦的声响刺破了清晨的宁静。他熟练地整理着刚送来的报纸杂志,纸墨油香混合着雨水的气息,是城市清晨最原始的味道。街道两旁,橙色马甲的环卫工人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扫帚刷过地面的声响与雨声交织,构成了城市最初的乐章。
转过街角,百年老街的轮廓在雨中愈发清晰。青石板铺就的路面泛着温润的光泽,每一块石板都仿佛在诉说着百年沧桑。雨水顺着凹凸不平的纹路缓缓流淌,汇聚成细小的溪流,蜿蜒着流向街道两侧的水沟。古旧的砖墙上,爬记了深浅不一的青苔,雨水的冲刷让它们显出翠绿欲滴的光泽。檐角的雕花在雨中若隐若现,精致的线条诉说着时光的故事。
百年老茶馆的门楣上,积水顺着黑漆斑驳的木雕滴落,形成一道细密的水帘。檐下悬挂的老式铜铃在风雨中发出清脆的响声。店内,上了年纪的茶馆师傅正在生火烧水,炉火的光影透过雨帘,在青石板上投下跳动的暖光。竹制的茶具架上,各式紫砂壶安静地等待着客人的光临。
隔壁豆浆店传来石磨转动的古老声响,伴随着阵阵豆香。老板娘系着蓝白条纹的围裙,在门口摆放着热气腾腾的油条和烧饼。她的孙女,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踮着脚帮忙擦拭着桌椅,不时好奇地望着外面的雨景。文具店的橱窗里,各色钢笔、本子整齐地陈列着,玻璃上的水雾被店主细心地擦拭出一个个清晰的小圆圈。
行人渐渐多了起来。一位年轻的母亲撑着印花布伞,牵着穿着小黄雨衣的孩子匆匆走过。孩子的雨靴踩在积水中,溅起一朵朵水花,惹得母亲既无奈又宠溺地笑着。老街拐角处,几位晨练归来的老人正在屋檐下驻足闲聊,话题从天气转到油价,又说到孙辈的学业,熟稔的语气中是对这座老城几十年如一日的眷恋。
穿着各色雨衣的上班族踩着积水快步行走,皮鞋打在石板路上的声响混合着雨声,奏响了都市人特有的晨曲。有人手握咖啡杯疾步如飞,有人戴着耳机独享着自已的世界,也有人撑着伞在等待约好通行的通事。雨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