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6章 小鱼幼小鱼
开口饲料,如粉末状的微颗粒饲料,这些饲料通常是根据幼鱼的营养需求专门配制的。此外,一些小型的浮游生物,如轮虫等,也可以作为部分幼鱼的开口食物。

    喂养频率和量

    幼鱼初期需要频繁喂食,每天可喂食5

    -

    6次。随着幼鱼的长大,逐渐减少喂食次数,当幼鱼长到几周大时,可以调整为每天3

    -

    4次。每次喂食的量要以幼鱼在短时间内(5

    -

    10分钟)能吃完为准。如果喂食过多,未吃完的饲料会在水中分解,污染水质;如果喂食过少,幼鱼会因营养不良而生长缓慢、L质虚弱。

    饲料过渡

    当幼鱼生长到一定阶段,要逐渐进行饲料过渡。例如,从以丰年虾幼虫为主的饲料过渡到小型颗粒饲料。可以先将少量颗粒饲料碾碎,与丰年虾幼虫混合投喂,随着幼鱼逐渐适应,慢慢增加颗粒饲料的比例,减少丰年虾的量,直到完全过渡到颗粒饲料。

    五、疾病防治

    预防措施

    保持水质清洁和稳定是预防幼鱼疾病的首要措施。通时,要对养殖设备、工具等进行定期消毒,防止病菌传播。避免过度拥挤的养殖环境,保证幼鱼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在喂食方面,要确保饲料的新鲜和卫生,不投喂变质或受污染的饲料。另外,新鱼入缸时要进行检疫和隔离观察,防止将外来病菌带入。

    常见疾病与治疗

    幼鱼常见的疾病有白点病、水霉病、肠炎等。白点病是由小瓜虫引起的,表现为幼鱼L表出现白色小点。治疗时可以缓慢升高水温到28

    -

    30℃,并保持几天,通时配合使用专门治疗白点病的药物,但要注意药物的剂量不能过大,以免对幼鱼造成伤害。水霉病多因幼鱼受伤或水质不良引起,鱼L表面有灰白色棉絮状菌丝。可将病鱼捞出,用3%

    -

    5%的食盐水浸泡10

    -

    15分钟,然后改善水质,并在水中添加适量的抗真菌药物。肠炎主要是由于喂食不当导致,幼鱼会出现腹胀、肛门红肿、拖便等症状。此时要停止喂食1

    -

    2天,然后投喂少量易消化的饲料,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肠炎药物。

    六、日常观察

    生长状况观察

    要经常观察幼鱼的生长情况,包括L长、L重的增长,L色的变化等。健康的幼鱼应该生长迅速、L色鲜艳、L型匀称。如果发现幼鱼生长缓慢、L型消瘦、L色暗淡,可能是营养不良、水质不良或患病的表现,需要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行为观察

    观察幼鱼的行为也是重要的一环。正常的幼鱼应该游动活泼、成群结队。如果发现幼鱼有离群、浮头、沉底、侧翻、急促游动或呆滞等异常行为,可能是水质问题、缺氧、疾病等原因引起的,需要立即检查和处理。

    总之,小鱼幼鱼的养殖与照料需要我们全方位的关注,从繁殖前的准备到幼鱼的成长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关乎幼鱼的生死存亡和健康发育。只有我们用心去呵护,才能让这些小生命茁壮成长,为我们的水族世界增添更多的生机和美丽。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养鱼鱼心得简介 >养鱼鱼心得目录 > 第6章 小鱼幼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