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旧友
建元九年
九月初四
寅川县城外
就在陆十一三人被抓的那天早上,天刚蒙蒙亮的时侯,寅川县城的城门外就有一些商贩等着开城门,按照县里的规矩,每日卯正打开城门,由把守城门的卫兵来查验进城的人,人们通常会排成两队,左边是商贩,右边是旅人,只要是符合其身份的东西都可以带进去。有时会有商队经过,管理卫兵的队长就会再叫些人来查验商队的物资。
还差一刻钟才到卯正,刘平安在人们的吵闹声中睁开了眼睛,马车上只剩他一个人,刘平安的父亲刘公阳和母亲刘李氏站在马车旁说些什么。
“公阳,这会来寅川多住些日子,平安念叨了好几回了,上回来寅川就待了几天,不知道他还认不认得若白,他那会才七八岁。”穿着青绿色绸缎的刘李氏对着一旁的刘公阳说道,刘公阳边听着边看着寅川县的城楼。
刘公阳把身上的毛披肩给刘李氏“入秋了,别再冻着。”他又看了看马车“就依你的,多住些日子,等这小子长大了,咱俩就轻松喽。”
“切,等他长大了给他说个媳妇,好好管管他,不像你,我一骂他你就在旁边帮他,搞得我里外不是人。”刘李氏接过披肩披在了身上。
“爹,娘。”刘平安掀开帘子,看到父亲母亲正说着话,又看了看寅川县“怎么还没开门?”
“就快了,就快了。”刘公阳看了看天,应该到了开城门的时侯了。
“平安啊,我跟你爹爹商量了,咱们在寅川多住些日子再回去。”刘李氏看着刘平安说道。
“好啊好啊,终于能好好玩了!”刘平安兴奋地说道,他穿好衣服鞋子,跳下马车,等着进寅川县。
“时辰已到,开城门!”城楼上的卫兵朝着底下喊道。
城门开了,大家都自觉的排好队,等着卫兵查验。
卫兵张潇今天当值,因为前些日子犯了错,得罪了一个商人,罚了半个月俸禄,队长就把他安排到城楼上待了几天,今天又把他换了下来。
“你们听说了吗,桃园换主人了!”排在刘平安一家旁边的商贩对着他后面的几个人说道。
“什么?桃园可是县里的产业,哪能说换就换?”后面的人回应道。
“只要别误了时侯,管他谁让主呢。只要价钱不变,该买就买。”
刘公阳听了他们的话之后若有所思,不一会就跟着队伍进了城。
“老田家的铺子还在那吗?”刘李氏和刘平安坐在马车里,刘平安掀开帘子,看着这个他曾经来过的县城。
“我找个人问问。”刘公阳问了问路过的官差“劳驾,请问杂货铺怎么走?”
自从寅川县靠着桃园赚了点钱,这些在底下让事的也沾了光,他们的态度也好了许多“寅川有三个杂货铺,城南城东和城北,城南的那家就在前面拐角,老板姓赵,城东的那家你要先直走,过第二街口右拐,老板姓田,城北那家你要走到头左拐,那边就一家铺子,老板姓马。”
“多谢了!”刘公阳拱了拱手,官差也拱手回应。
不多时,刘公阳就驾着马车来到了田家杂货铺。刘李氏和刘平安也下了车,田若白的爹田湖正在铺子里收拾,早上刚开门,把铺子里收拾收拾也显得干净些,田若白的娘这会刚从家里过来,离杂货铺还有段距离。
“老板,来二两寅川佳酿。”寅川佳酿是前两年才在酒馆里卖的酒,是用每年第一次成熟的蟠桃再加上点其他东西发酵而成,喝了之后回味起来就像吃了刚摘下来的桃子一样。
“客官来错地方了,我这里是杂货铺………”田湖刚收拾完货架上的东西转过身来“公阳兄!”
“贤弟!”两个人都认出了对方,激动的握手相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