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诗仙?
,不,是无所不能!
叶小侯爷当真在诗词一道上堪称前无古人,想必后人想要能比肩他也是极难了。这首《渔家傲·秋思》,看似是在写一名老将军在边关戍边,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实则却是他在向陛下替我大靖这些渐渐老去的武将们打抱不平呢!
打抱不平
有人神情疑惑。
正是!不论是叶小侯的祖父,还是那常玉春常将军还有其他人,当年都是为我大靖在边关立下汗马功劳之人,可如今却都窝在长安城,未能施展拳脚。老夫听说,他们曾经数次向陛下请命,想要出征,为国建功立业,可是陛下却数次拒绝了他们。
拒绝,为何拒绝
一朝天子一朝臣啊,这些老将军当年都是先帝扶持上去的。当年陛下刚刚即位,帝位不稳,自是需要这些人稳固帝位。如今,陛下春秋鼎盛,帝位稳固,而且陛下想要一统天下,成就千古一帝的威名,自然要重新遴选属于他自己的班底。
这些老将身上有先帝的烙印,若是用了他们,即便是最后陛下成就了千古一帝的威名,一统天下,其中一部分功劳也会分给先帝。倘若是你,你还会用他们吗
原来如此!
哎……都是为我大靖国立下汗马功劳的重臣,如今却……
后者摇头欲言又止。
难道陛下就这般心狠
非是心狠,而是陛下考虑的颇多,就看今日叶小侯爷此番诗作,能不能够让陛下回心转意了。其实只要陛下能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他便是这千古一帝,这朝臣们,是否有先帝的烙印,又算得了什么呢陛下若重用这些老臣,说不得还落一个知人善用的名声呢。
话是如此,可这里面的道道,又岂是我们这些普通人能说得清楚的。陛下放弃用这些老将,总归不仅仅只从这一方面考虑才是。
高台金座之上。
永盛帝,眉头在紧皱了许久之后,倏然松开。
这小子,竟是给朕出难题!
呵呵,陛下,若叶侍读不这般做,岂不是更会让陛下您失望呢
永盛帝怔了一下,细细咀嚼郑千秋这番话,随后道:你说的没错,若是这小子连这点人情味都没有,那他也便不是朕所看重的叶玄了!
只是,这几个老东西当真还能堪大用吗
陛下,北境或许不行,但是有一地,几位老将军或许尚可。
哪里
南诏国。
南诏国
永盛帝侧目看向郑千秋。
你还是觉得朕当先对南诏国出手
陛下,南诏为我大靖藩属国,而今被党项人侵吞,如若我大靖置之不理,天下人将如何看我大靖,党项人又当如何看我大靖
朕自然清楚这个道理,但现在西北党项人蠢蠢欲动,南晋国那老东西将死,几位皇子野心颇重,朕若是在西南用兵,是否会钻进了他们的圈套
陛下,老臣以为,党项国在西北更多的是虚晃一枪,其真实目的,乃是化解此番朝贡和诗会,党项国在我大靖栽跟头而在国内积聚而且的民怨,非是真要与我大靖决战!
即便是党项国有这个想法,以目前他们的国力,也断然无法支持这般行动!
哦,怎么说
陛下,党项国这些年一直在东征西讨,先是向西平了河西走廊,看似得到了大片的养马地,可是却也耗费了不少的军力。而后他们又南征羌族故地,侵夺南诏国,哪一处不再用兵,用兵就是要用钱粮。党项国不比我大靖,有多处产粮地,可以供给我大军使用。
党项国真正适合种粮食之地也只有那两套平原,那点地方,保证原来的兵马供应,尚捉襟见肘,现在又征讨他地,想来这些年积聚的粮草已经基本亏空!若他们想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