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 4 章
    一只在宫中最普通最低劣的钗子,换来了一次重生的机遇。

    我跟馨儿在茶寮的后厨换了胡三娘给我们的衣服,裹上头巾,挑上担子,担子上是新鲜蔬菜,便顺利混入了进城的人群中。

    一路问人,摸到衙门口时,天色已经大亮。

    我想,此时春城的官驿内,怕是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了吧。

    找到那位胡大哥,把胡三娘的信交予了他,他了然地带着我们去了衙门里的一间偏厅,让我们在外候着,自己进去了。

    等到出来的时候,拿着一份文书,告诉我们:“你们呢,一个叫李信,一个叫李玉,泉城草安村人士,父母双亡,记住了没。”

    我点点头,接过那份户籍文书:“胡大哥,请教您一个问题,城中如何赁屋?”

    他惊奇望着我:“你这小娘子考虑地倒是与旁人不同,赁屋的话,出了衙门直直往前走,道口左转,有一老奶奶坐门前卖包子,问她即可。”

    我点点头:“大哥何出此言?旁人此时是何种打算?小女子年纪小,希望得到您的指点。”

    “旁人哪,像你们这般女流,一拿到户籍就准备找大户人家卖身做奴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我与馨儿面面相觑,向他行了个礼便离开府衙。

    巷口找了那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她满脸皱纹,但精神却很好,打量我们半天:“小娘子不找好人家进府,为何要可怜巴巴在外赁屋啊?”

    我低着头,双手交缠:“父母在世时教导,宁肯穷困潦倒,绝不卖身为奴。”

    她面露不忍:“小娘子府上,曾经也是读书人吧,可怜呐,这老天爷,不给人活头啊。”

    我和馨儿拿帕子擦了擦泪。

    临近晌午,包子铺的生意也没了,老人家喊孙子来收拾,自己站起了身:“来姑娘,老朽今天也不要那点银子了,给你们带去最巧的那屋子去看看,合适今天给了定金,签个文书,就能住了。”

    老人家带我们寻的屋子,在城中位置是最偏的,从衙门口那条大街要转了几十个小弯,转来转去,最终在一处小小的庭院前停住了。

    我和馨儿放下挑菜的扁担,走进去一看,里面仅仅两间小屋,一间厨房,院子小的很,有一口井,屋子里一套桌椅,一张床,上面满是灰尘。

    馨儿皱了皱眉。

    我问老奶奶:“有稍微干净点的屋子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老奶奶有些不满:“这算是最好的了,咱们平民百姓,有的住就不错啦。”

    我内心叹息,脸上带了笑,给她塞了几个胡三娘给我的铜板:“谢谢奶奶了,以后还请奶奶多照应。”

    她满意地点了点头:“姑娘识礼数,以后你们卖菜尽管找我,我儿子是那里是头。”

    老奶奶带我们去找了房东,签了文书,给了定金之后,我和馨儿站在院子里,不知该从何下手。

    找了块布,打了井水,将桌椅擦干净后,又饿又困,就着巷口买来的饼吃了一顿。

    真硬啊,真难吃。

    馨儿的发髻乱了,捧着那块饼吃得却香甜:“公主,这饼真难吃。”

    我:

    这一天大概是我这辈子最累、最狼狈、最害怕也是最兴奋的一天,体力早已不支,内心翻江倒海,但意念却强撑着身体冷静地做完了该做的事:出门购买被褥、与周边穷邻居寒暄、摸清楚附近状况。

    夜晚降临,与馨儿同坐院中,细细的吃了从街上买的凉面,正是夏日,凉风吹过,看着远处的一弯月牙,这十几年来焦躁不安的心稍稍有了些许慰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馨儿问:“公主,接下去我们怎么做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太平赋简介 >太平赋目录 > 第 4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