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初入盟府中,会面仲尼公
好?”
“丘明兄,我也知,看问题要因人而异,解决问题还要看具体情境,要不断随环境地点之变化而做出改变,或大或小。”
“我经常教育我的学生弟子们要从多个角度灵活的看问题,在不背离传统的情况下,寻找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这周礼,我自知因时光之变而有所陈腐,我也曾和丘明兄你一样,博采众长,向诸多思想之大家拜过师,辩论数次,吸收了不少有益之因素,来改造,丰富与完善这周礼。”
“我相信,只要这周礼经过改进和完善,定能被大家所接纳,相关宗法族规,定能延续后世,为后世之主流。”
“只可惜,这么多年了,我和我的学生如此为天下奋斗,说尽肝脑涂地之言,一片赤诚热血都喂了狗。”
“天下之诸侯王,要不就是敷衍了事,要不就是直接翻脸不认人,此番一行,除了苦累,再无其他多事。”
“惟有能聊我心,给我慰藉之事,就是这着书立说,招收弟子一事了。”
“可我最后都想不明白,为什么这改良的周礼,偏偏就不入他们的“法眼”呢。”
“哎…”
此刻,只听又一阵叹息声,孔子便不由得皱起眉头,时而看向远方,时而又看向自己手中的竹简,像是有一件特别大的心事。
而左丘明见状,则也是眉头紧锁,用很发愁的目光朝他的朋友孔子看去,之后便关心道。
“那…”
“此日过后不久,孔兄,你还会再去周游列国,和你的学生一同再尝试说服各国诸侯吗?”
“你…还会回来做官吗?”
“我怕…此日一别,他日就再也见不上面了。”
这话刚说完,只见孔仲尼又叹了口气,随后继续说道。
“丘明兄,有些话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此次应鲁君之遨,回来任这大司空大司寇之职,估计是最后一次了。”
“之后…唉…我还要为这恢复周礼继续努力,继续与我的学生们一同周游列国,劝说诸侯王回归周礼。”
“不管最后成功与否,我都要继续努力下去,直到年老体衰,没有办法之时,我就回乡继续着书立说,招收弟子,可我依然不甘心。”
“希望,这儒家之学说能继我之后,由我学生与弟子,流传后世千秋万代。”
“唉…”
此番话一出,孔仲尼,又再度深深叹了一口气。
而左丘明一听这番话,不禁泪流满面,随即便上前拉住友人孔仲尼的手,十分激动的说道。
“仲尼兄,你要相信,这儒家之学说,一定能够流传于后世,在后世发扬光大的。”
“皆竟,只要顺应时代不断变化发展,推陈出新,儒家学说,肯定会经久不衰的。”
“如果仲尼兄你有什么困难的话…我左丘明定当两肋插刀,帮助仲尼兄你在所不辞!”
一听左丘明这番话,孔仲尼十分感动,然后便与友人左丘明相拥,二人的关系,那可显得十分的融洽。
一盏茶的功夫未过,左丘明便关心起孔仲尼的弟子来。
“仲尼兄,你那学校现在办的怎么样?”
“你那弟子冉有、曾析、公西华、孟子、颜回等七十二贤人和三千弟子现在都怎么样?”
话音刚落,只见孔仲尼大笑几声,随后便继续说道。
“这学校,自然办的是十分的顺利,近日也是招收了不少的弟子。”
“至于我的那些学生啊…哈哈,丘明兄,不瞒你说,有的学成离开,前往各国下海经商去了。”
“有的…要么是自立门派,教书育人,要么就是主动请荐,被那各诸侯国国君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