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品味古文籍,隐公第五年
的?”
“呃…不会是和捕鱼有关吧?”
带着这个疑惑,王嘉便小心翼翼的挪动着小碎步,步步逼近,想要一探究竟。
然而,他又想。
“早在之前,我曾与这鲁隐公多次见面,我还与他交了朋友。”
“这下子…他应该不会把我给忘了吧。”
于是乎…不多时,在他的这一观点的“鼓舞”下,王嘉愈发的大胆了起来。
可是,很快…他的行踪就被周围敏锐的兵士给发现了。
而在一旁的大臣,这也是将他视作了刺客与贼人,并不断大呼着要保护君上。
就在王嘉想到自己疏忽大意,即将要被抓走之时,这鲁隐公见他颇为熟悉,竟释放。
“不要抓他!”
“此人…寡人在先前,倒是认得几分。”
此话一出,可让周围的大臣给吓了个半死,先怕这突如其来的人是使用了什么巫术蛊术,以此迷惑了他们君上的双眼。
可这鲁隐公,却坚持他先前的看法,并让他留在一旁观看。
也算…是王嘉先前冒死求见没有白费功夫。
于是乎,王嘉,才得以安全着站在一旁静静的观看。
没过多久,只见这鲁隐公询问了有关法度与礼制等一系列问题。
“伯公,寡人且问你啊,你说这法度与礼制,还有威仪及其他事情,究竟是何物啊?”
“还有,寡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你能为寡人指点一二吗?”
不多时,大臣臧僖伯便恭敬的拱手朝鲁隐公行了大礼,随后便进谏说道。
“君上,卑臣以为…”
“凡是物品不能用来讲习祭祀和军事,他的材料不能用来制作礼器和兵器,国君您就不会对它有所举动。”
“国君您,可是要把百姓纳入法度与理智中去的人啊。”
“因此,讲习大事用来衡量法度的程度称作法度,选取材料用来发扬理智的光彩,称作礼制。”
“既然如此,那既不合乎法度,又不合乎礼制的事情,咱们就可以称作乱乱政了。”
“恕卑臣多言,这乱政的次数多了,就会导致国家的国心军心,还有民心不稳,从而导致国家败亡。”
“因此,春狩夏苗,秋狝冬狩,这些都是在农闲的时候讲习军事的活动,每过三年演习一次。”
“而且,出发的时候,要整治好部队,回来的时候又得整顿一次。”
“完成这些事情后,再到宗庙去祭祀庆贺,清点车马、人员、器械及所获物品。”
“以此,便能彰显器物的文采,风轻贵贱的区别,辨别等级的差阶,理清少年和老人的顺序,这就是讲习威仪。”
“鸟兽的肉不适用于祭祀,其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适用于制造军用器具,君上您就不去射杀它们,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制度啊。”
“至于那山林川泽之中的物产,一般器物的材料,那是下等贱役的事,有关官员的职责,这不是君上您所应该过问的,也不是君上你所应该担心的事情。”
“这些事情,自然会有专职于他们的人去料理,君上您大可不必过多插手。”
此番话一出,鲁隐公那是既点头又称赞,在赞赏的同时,似乎还在回味理清这些话的意思。
“嗯,伯公…你所言极是啊。”
可是,王嘉呢,却听得云里雾里的。
直到后来思考了一会儿,才反应了过来。
“这…”
“虽然,这些涉及政事与军事,乃至国家大事等内容有些晦涩难懂,但至少通过比喻和对比,还有举例等一系列的手法,居然变得生动而且通俗易懂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