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隐公第六年,又有新奇遇。
像这《老子》、《庄子》、《墨子》等等一系列名着佳作,还有诸多名录,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啊。”
“好,那我就尝试尝试,把它们写成几篇生动的故事吧。”
王嘉想罢,于是乎卷了卷袖,之后便研墨提起毛笔尝试对这些内容进行改编,并用大篆字体写成一篇篇生动的故事。
就在他忙碌了一阵儿功夫,将这些的内容改编完成,并用毛笔使用大篆字体将其书写在他提前准备好的那几册竹简,之后准备尝试进行时。
好巧不巧,他的师哥师姐见他如此举动,纷纷前来围观。
“咦,王嘉师弟,你在这里专心致志的在做什么呢?”
“就是就是…王嘉师弟,不要那么小气,跟我们分享分享嘛。”
转眼间,见他的那几位师哥师姐纷纷放下手中的工作,前来围观,王嘉他自然不好掩饰什么,于是乎便把他写在竹简上的故事向他们分享了。
“哦?原来,你们都想看师弟我写的故事啊。”
“那好吧,师弟我正好尝试写了几篇,可能有些地方不太完善,师哥师姐你们多多见谅。”
王嘉这小子,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他知道遵循古人的书写方法-从右往左写,他还明知其他一系列注意事项。
刚开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一般都会比较生疏。
但时间一长,大抵也都能实现“熟能生巧”这一目标吧。
之后,当得王嘉的那几位师兄妹完他所写的那几篇故事后,都纷纷称赞他的故事不错。
“嗯…文笔虽然青涩了些,但故事的内容还是很丰富的,连贯性也比较强,语句相对来说平易近人,也挺生动了。”
(连忙)“不过等等,王嘉师弟,你这些故事的内容,大部分都和师姐我读过的那《诗》、《书》、《礼》、《义》、《春秋》等一系列名篇佳作好类似啊,从中体现的元素也比较多。”
“该不会…王嘉师弟,你的这几篇故事,刚好就是从这一些名作中选取的吧。”
见师姐发现了端倪,王嘉也只好吐舌头卖乖,好化解尴尬。
“嘿嘿…”
“真没想到,这都被师姐你给发现了,嘻嘻…”
当然,有称赞,自然就会有意见。
而他的师兄妹,有的则是就内容没有完全通俗化,恐这天下百姓读不懂,白然在民间也难以流传。
有的则是担忧这个时代的大部分人,非门客门徒,家中有地位和背景的人,恐怕都读不起书,并为此感到叹息。
而王嘉对此却并不感到难过,因为只要他所写的故事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他的这一付出,其实就已经值得了。
与此同时,他还积极谦虚耐心听取他的那几位师哥师姐的建议,并以此作出改动与调整,从而使得他的那几篇故事更加饱满有张力。
不多时,正当王嘉与他的那几位师哥师姐进行其他相关内容的讨论,并在不久后继续投入整理书籍的工作中时。
突然,只见老师左丘明来这书库进行例行检查了。
当他读到王嘉所改编的故事,并且听闻王嘉的想法,他不禁微笑着点了点头,并称赞王嘉很有头脑与自己做事的那一套,天资充盈。
同时,他也对王嘉能够将这些古代经典名篇转写成生动的故事,从而能够以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让民间百姓更多的了解到这些名篇着作所蕴含的知识与精神文化内涵而感到高兴。
之后,他还想一度与王嘉合作,尝试一下这全新的写作方法。
毕竟,左丘明左大师他长年尊崇他的朋友孔仲尼,也十分推崇他那“有教无类”的学习方法与儒家文化那仁义的做事准则。
虽然在那个奴隶主与封建社会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