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
能不能活到今日!”
“既然你说你是我的,那就得听我的话。”
“别的事忍冬都会听,唯独这件事,忍冬不依。”
这时,马车到了孟家门外,主仆二人止了话题,相互搀扶着下了车。
尚未到午时,孟夫人和丰婉仙还没归来。
偌大的孟宅里空空的。
孟稻儿草草地书了一封信,叫小糯给表妹贺知音送去,上山之前,她想再见她一面。
不料,贺知音随母亲回了她外婆家过节去了。听闻此消息的孟稻儿轻叹一声,罢了,日后便是自己下不了山,也自有母亲知会与她,如此也好,再不必当面惹得她为自己哭哭啼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午后,孟夫人来看望女儿,见女儿坐在亭子里,呆呆地俯视着一旁的鱼池,心中像被谁狠狠地揪了一把。
“稻儿在想什么?”
孟稻儿闻声,忙收回目光站起来,“母亲回来了。”
“嗯,清晨我与你嫂嫂去寺里,给你求了一个平安符。”说着,她掏出一个黄灿灿的金符,递给女儿。
“多谢母亲。”
母女相扶在木栏凳上坐下,一时无言。
孟稻儿犹豫再三,终是没将新知州将所提议之事说出,若是母亲得知,她一定会拼命抓住这天降的救命稻草,逼自己答应祝鹤回。
一来,她不愿;二来,若是山匪因此不肯放人,只会得不偿失。
兄长虽不争气,孟稻儿知道,这个家往后终究还是得依靠他撑门面。
“早晨,新上任的知州召见了女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孟夫人一惊,忙问,“莫非?——”
“没错,官府已知晓我们的家事。”
“那官府可是要替我们家做主了?”孟夫人这么说,心里却没抱什么希望,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她知道飞鱼台有多难以对付。
“他们是有那个意思,不过只怕是力不从心。”
“稻儿,母亲对不起你!”说着,孟夫人心中又一阵酸楚,忙扭头看向别处,她实在没有颜面在女儿面前落泪。
孟稻儿摩挲着手中的平安符,不知这平安符是不是真的可以保平安?还是,不过是人们美好心愿的承载物。
“母亲又何尝愿意如此?”孟稻儿不愿继续哀哀怨怨,“请母亲为女儿准备一个尖利的发簪罢。”
孟夫人猛一愣,旋即明白了女儿的用意,便点点头,起身去了。
夜里,忍冬和小糯帮她打点包袱时,孟稻儿取出祝鹤回离开帘州城之前送给她的追月,是一把冷利毕露的匕首,皮革的刀鞘尖包着白银,手柄上刻着云纹,镶着宝石,她令忍冬将它也藏在包袱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隔日午后,摘星楼上。孟稻儿站在塔楼最高层,眺望着南洛江。
江面宽广无边,滚滚的江水在仲夏的日光之下闪闪发亮、耀眼异常,矮空上的白云无忧无虑地漂浮着。
这摘星楼十几里之外的上游,便是飞鱼台。
相比高耸陡峭的飞鱼台,摘星楼对面的山势绵绵和缓。
站在摘星楼上,夜可观星,日可眺望江水以及络绎不绝的商船,还有对面的青山和傍晚的落阳、晚霞……
每年端午,这儿都会被观龙舟的人挤得水泄不通。
祝鹤回离开帘州城的那一年,他曾带孟稻儿在端午之日挤上来过一次。
那时,他十三岁,孟稻儿十岁,他紧紧地牵着她的手,生怕她被比他们高大的人群挤散。
时隔十年,那一日的紧张、兴奋和快乐,以及祝鹤回的音容笑貌,孟稻儿仍记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