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似的小块,上面还带着青芽,一点也不像种子倒像是人参一样的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他捻出一块放到眼前细看,小心翼翼地问道,“官人,小老儿种地这些年也从未见过这样的种子,敢问官爷这是吃的还是药用?收成如何?”
“此物名叫土豆,又叫洋芋,原产于海那边的阿卡普尔科,是个洋货。与稻子小麦一样,都是主食。”年轻人道,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至于收成,据卖此物的商行东家讲,亩产可达千斤。”
刘老头手一抖,差点那洋芋头给弄掉了,这年轻后生真是书读多了,哪里能有亩产千斤的粮食,这怕不是土地爷才能做到吧。
他连连摇头道:“不成不成,官老爷莫要唬我们了,若真是有千斤的亩产的粮食,老百姓还哪能从古至今都饿肚子呢。”
“老丈,”年轻人客客气气地说,“王爷的意思是,若哪家能种下一亩的洋芋,便能免除今年所有的农税。且种子农具等一律不用花钱,只需要种到秋收,卫所自然会有人来挖,收成王府与村人五五分。”
“啊!”刘老头听到这话,惊讶得嘴巴都合不拢了,免麦子的农税这一点就已经够让人趋之若鹜了,居然还不需要他们来挖,也就是说只要出力,便能在年底分得五百斤洋芋?
若这后生没骗人那可是五百斤的粮,能不知能救下多少人的命!
也是,自己怎么忘了,那可是肃王爷手底下的官,肃王爷可是金甲真仙!怎能和之前的贪官老爷一样呢!
他不顾身份的差别,冲上去紧紧地握住了年轻人的手,嘴巴微颤:“您说的可都是真的?只要我们种下洋芋,今年便可以不用交税,五五分成了?”
“正是。”年轻人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好好好”刘老汉不住地说,哽咽道,“难为王爷还想着我们这些穷苦人的命,又免税,又发种小老儿替刘家村上下几十口人跪谢王爷了!”说着他就跪了下来,不顾年轻人的劝阻,对着肃王府的方向遥遥磕了几个头。
“狗蛋!”刘老汉对着后面吼。
“爷爷!”一个脆生生的童声答道。
“去把前几日爷爷赶集时买的金甲真仙和绛姑仙女儿的挂画儿拿出来,挂在正堂上!明儿个我们刘家村不拜天不拜地,只拜这金甲真仙!”
广宁卫,城东卫所。
新兵们蛋子刚从下训的校场出来,布甲上还滴着汗,顺着香味儿传来的方向探头探脑,几辆驴车慢悠悠地从路的那边逐渐显现,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经验丰富的老兵油们便一哄而上,一个个拿着破陶碗先站好了地方。
胖乎乎的厨子挥着大勺,站在驴车趾高气昂,“都别抢啊,排好队,这几天都管够!”
“咦,”刚入行伍半年的新兵看看厨子大方地打了满满的一碗干粥,又看看自己右手拿着的两个瓷实窝窝头,憨声问道,“怎的这几日吃的这样好,天天都能吃饱,俺还不习惯哩!”
他身边的老兵油子早早地干掉了自己的那个窝窝头,又伸手从厨子那要了一个,撇撇嘴道,“你们是赶上好时候了,王爷照顾你们呢,我听兵头说,是从那个盛行商行买粮,以后大家都能吃饱饭了!”
“以后都能吃饱饭了,如果真的能把这样东西在整个辽东铺开的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季岚熙啪地一声张开折扇,狭长的眼睛眯起,一副少年风流的好模样,“王爷以为如何?”
赵衍看着她吊里啷当的架势,有些不赞同地皱了皱眉,不过倒也没说什么,转而看向桌子上那盘菜,如果可以这么说的话。
“你说的这个土豆,便是这样吃的?”
彩绘的磁盘上装着两个黑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