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52章 东川出兵
干净呢?”

    “你们平日若是多看些书,也不至于不懂。”刘继隆摇了摇头,不过也只是调侃罢了。

    木质的手摇洗衣机,若谈起其原理并不难,制作方法更是十分简易,饶是如此,却也得到了十九世纪初才有人发现。

    事实上,除了手摇洗衣机,还有类似手摇的木质风扇也是直到十九世纪初才被人发明。

    (请)

    n

    东川出兵

    不过这件东西,也早就被刘继隆弄出来了,单都护府内便有好几台立式的手摇风扇。

    虽说没有手摇式的发条风扇来得省力,但是也比扇子扇得凉快多了。

    这般想着,刘继隆目光投向了渡口上的那些船只。

    这些船只并不大,左右也不过五丈长,一丈左右宽,即便放在如今的时代,却也只能算得上小船。

    “西川来的工匠,就造了这些船?”

    刘继隆眉头微皱,他这几日忙碌于军务,先后检查了盘堤县的官仓、常平仓及预备仓,还未来得及去船厂。

    今日有了空,这才准备前往船厂,却见渡口船只都较小,不免皱眉。

    陈瑛见状解释道:“船厂中的工匠们倒是能造出来更大的舟船,可是架不住盘堤段的羌水太浅,难以下水大船。”

    “去看看”刘继隆带着众人往船厂走去。

    船只对于刘继隆来说尤为重要,这不仅仅关系着日后如何拿下江南,还影响着日后如何联通海运。

    随着气温不断降低,陆地丝绸之路的许多城池和绿洲都会因为气候环境而消失,而海上丝绸之路则是会渐渐走向辉煌。

    这点从岭南道的广州日渐强盛就能看出,海运才是未来的丝绸之路。

    “节帅!”

    当众人走到船厂门口,船厂内的几名主事已经来到门口迎接。

    刘继隆扫视船厂内外,单说船厂内的情况来说,共有大小五个船坞,连带存放木料的仓库和炮制木料的烤房来看,整体占地不下二百亩,并不算大。

    “几位主事,带我们看看这五个船坞吧。”

    “是,节帅有请……”

    三名五十多岁的主事带领刘继隆他们走入船厂中,先后参观了木料仓库和炮制木料的烤房与四处船坞。

    木料的仓库中,成材的木料堆积如山,不少木料长十余丈,很适合制成大船的龙骨。

    烤房内的木料都经过了剥皮、烤干、刷桐油等步骤,可以用来替换受损船体,也可以直接用于造船。

    前后四个船坞内都有五丈左右的海鹘船和车船(轮桨船),这都是唐代民间和水师善用的船只类型。

    一路走来,刘继隆沉默无语,只是安静听着三名主事和一些造船工匠的讲解,直到走入第五个船坞时,刘继隆的表情才微微发生了变化。

    第五个船坞内,停放着一艘早就制成的船只,造型与长度、高度都与刘继隆心里的那艘极为贴合。

    “节帅,这就是您给船厂提出建议并造出的福船。”

    三名主事作揖禀告,而众人的目光都被船坞内的那艘大船吸引了目光。

    “节帅,这艘福船长九丈,船宽一丈八尺,底部有二十七个水密隔舱,外加同样数量的肋骨支撑。”

    “高于甲板的船楼共有十二间船屋,可容纳四十八人休息,甲板摆设五丈长的主桅杆,另用……”

    主事的话,刘继隆已经忽略了,因为当他得到船只大概数据的时候,就已经差不多知晓这船的情况了。

    待主事介绍过后,刘继隆才继续说道:“武州境内的河段,应该无法下水这艘船对吧?”

    “你们有造稍小的福船下水试过没有,这艘船能否在进入嘉陵江后航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归义非唐简介 >归义非唐目录 > 第352章 东川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