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61章 西川破境
    西川破境

    “怎么又连故桃关和灌口都丢失了,朕的西川难道是四面漏风的破屋吗?!”

    咸通六年七月三十日,不等皇帝李漼从祐世隆被迫撤军的捷报消息中走出,成都府告危的军碟却一份又一份的不断传来。

    七月二十日,故桃关告破,二十二日灌口关告破。

    二十三日,导江、青城、唐昌三县境内大批百姓被掳掠。

    二十四日,番兵兵锋驰骋蜀州、成都府、彭州各处,被掳掠百不可计数,杨复光连发十三封告危求援信。

    距离二十四日已经过去六日,李漼不敢想象成都府被番兵蹂躏成了什么模样,为此特意召开了常议。

    紫宸殿上,百官缄口沉默,哪怕是善于兵略的徐商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故桃关是西川西境三关之一,昔年韦皋、李德裕驻守西川时,番贼连三关的边都摸不到,而今却直接打进成都府了。

    南边的嘉州还未收复,如今却连蜀州和彭州都要丢失了。

    “陛下,臣以为,崔使相虽有功,然毕竟年迈。”

    “不如将崔相调往山南东道,以高千里节制东西两川,或许能讨御番蛮!”

    忽的,宰相路岩站出来举荐起了高骈,但他的举荐却让不少大臣暗皱眉头。

    东川、西川和山南西道所掌控的地区被合称三川,其中山南西道不仅掌管入蜀门户,还连接关中,尤为重要。

    如今局面虽然危急,但让一个人同时担任东川、西川节度使,这并非众人想要看见的。

    李漼虽然也信赖高骈,但他也不可能将西川、东川同时交给高骈。

    以高骈所展露的能力,若是他统辖两川,再趁机占据山南西道,那岂不是占据巴蜀,切断了朝廷后路?

    想到这里,李漼略微皱眉,而路岩眼看李漼皱眉,当下也顾不得收了高骈礼物的事情,连忙道:

    “若是朝廷另有人选,则可另选贤才……”

    听到这话,李漼那紧皱的眉头才微微松动,而宰相徐商也趁机作揖道:

    “陛下,臣以为,不如调高骈为西川节度使,而东川固若金汤,只需要另选佳才便可。”

    “佳才?”李漼微微颔首,目光想要看向高璩,却发现宰相高璩竟然不在殿上。

    “高相呢?”李漼询问群臣,鸿胪寺卿见状作揖道:

    “回禀陛下,高相身体抱恙,已然告休七日有余……”

    “身体抱恙?”李漼心中忐忑,似乎想到了白敏中、裴休等人。

    似乎只要他用着舒服的人,最终的结果都是病卒任上,这高璩不会也会病卒吧?

    “陛下,臣举荐北都留守刘瞻为东川节度使。”

    徐商思虑再三,最终还是选择了素有廉洁之名的刘瞻担任东川节度使。

    不过对此,不少人却提出反对意见。

    “刘几之虽有廉名,然无统军之能,恐怕难以守住东川。”

    “陛下,眼下东川虽不曾有战事,然仍需将才,而非廉臣……”

    群臣驳回了徐商的推荐,徐商闻言皱眉,却也没说什么。

    李漼眼见群臣相互推诿,也不免来了脾气:“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汝等倒是举荐个有才能之人!”

    群臣见状,先后沉默,而李漼无奈,直接看向徐商:“可有擅军略者?”

    “这……”徐商略微思索,而后才道:“兵部侍郎郑畋郑台文曾任河东军府官职,朝廷也因此将其征辟为兵部侍郎。”

    “臣以为,不若以郑畋担任东川节度使?”

    “郑畋?”李漼目光在庙堂上扫视,很快找到了年近四十的郑畋。

    老实说,此前他不太喜欢郑畋,因为郑畋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归义非唐简介 >归义非唐目录 > 第361章 西川破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