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66章 野望安西


    庭州城内,粟特、回鹘、突厥、高昌等、葛逻禄等百姓混杂而居,各自保持着独特的生活习惯,唯一能称得上主体民族的,就是被河西归义军击败并西逃的回鹘人。

    “一万四千余口人,回鹘便占据五千,余下九千人各族分属,看样子想要治理此地,并不容易……”

    目光扫过记载人口的那页后,张淮深眉头微皱,而官员也道:

    “北庭时期和回鹘占据此地时,倒是开垦了不少耕地,但都是粗垦,数量也不过五千余亩,所产的粮食最多三千石……”

    粗垦的土地产量不高,尽管这个时代的天山南北并不缺水,但经历了吐蕃治理时期的西域,人口却比开元、天宝年间下降了太多太多。

    “庭州尤为重要,我准备在这里设置北庭都护府,以淮溶你为都护,留兵三千。”

    张淮深看向身旁那人,而那人正是张淮溶。

    面对突降的重任,张淮溶倒也没有露怯,毕竟他也三十多岁了,不再是昔年稚嫩的那个小小都尉了。

    “末将领命!”张淮溶作揖应下,接着继续说道:

    “我虽有自信能守住庭州,但庭州毕竟胡杂多而汉寡,若是能有几千汉丁在此地安家落户,想来能更好安定地方。”

    人口问题继续摆在了张淮深面前,若非有人口限制,他也不会直到现在才收复庭州。

    实际上,收复庭州就已经耗空了河西归义军两年的积累,而西边还有碎叶镇、龟兹镇、焉耆镇和西南方向的于阗镇等着他们收复。

    以当下的钱粮产出,即便河西归义军可以依靠丝绸之路来每年赚取十几二十万贯的利润,但仍旧需要积攒十几年,才能有足够的本钱收复安西、北庭全境。

    之所以需要耗费那么多,主要还是在于人口太少,军队补给压力太大。

    如果能多些人口,西域的局面也就不会有那么困难了。

    “我们明面上答应了朝廷与陇右断绝联系,朝廷也准许我们从关内道购买口马。”

    “不过就过去一年的情况来看,这种口马贸易的效率还是太低了……”

    张淮深眉头紧皱,诉说着他们所遭遇的困境,同时又道:

    “我两个月前给刘牧之写了信,就是不知道他看后愿不愿意帮忙。”

    以马匹、耕牛、硝石、香料来交换人口,这已经是河西和陇右维系数年的贸易关系了。

    河西牧群百万,人口仅三十万不到。

    这还是张淮深从刘继隆那里迁徙来几万汉丁,向外掳掠了数万回鹘女子的结果。

    饶是如此,三十万人口中,汉人也不过勉强保持五成的比例罢了。

    若是想要收复龟兹、焉耆二镇,必须获得大量人口,从西州不断筑城向西,直到沿途粮食不缺,才有可能收复焉耆、龟兹二镇。

    “刘牧之那边恐怕也困难。”

    张淮溶不太看好刘继隆会向他们迁徙人口,毕竟就从朝廷的态度来看,朝廷似乎已经无法容忍刘继隆的无序扩张了。

    “大兄,若是朝廷对刘牧之动兵,那我们……”

    张淮溶试探性询问,张淮深微微皱眉:“河西陇右各自有主,但毕竟都是归义军。”

    一句话便表达了他的态度,张淮溶见状颔首道:“希望刘牧之能腾出些流民给我们吧……”

    在兄弟二人交流的同时,得到张淮深手书的刘继隆也好好翻阅了其中内容。

    “西域的情况,比我想的稍微好些。”

    茂州石泉县衙内,看完张淮深手书的刘继隆忍不住松了口气。

    对于汉唐来说,可能现在的西域气候环境和人口环境已经十分恶劣了,但对于早有准备,且曾经去过后世新疆的刘继隆来说,张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归义非唐简介 >归义非唐目录 > 第366章 野望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