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71章 不鸣则已
异,都是劝他举家迁徙到陇右,不然最好就是对外声称与陇右断绝关系,如此才能保住他们一家。

    对此,黄巢沉默不语,只是拿出书信丢到香炉之中,看着它们焚烧为灰烬。

    黄周在门口观望,眼睁睁看着他焚烧书信,忍不住道:“郎君,不留条退路吗?”

    “退路?”黄巢侧目看向他:“我还有退路吗?”

    黄周不知道该说什么,因为他心里清楚,实际上黄氏有退路,只是自家郎君不愿意继续后退了。

    “走吧,去庄子上看看。”

    黄巢往外走去,黄周紧跟而上,而这时一名三十多岁的妇人牵着一名八九岁的孩童走了出来,皱眉道:“郎君要去庄子吗?”

    (请)

    n

    不鸣则已

    “嗯”黄巢应了一声,随后与黄周向外走去,脚步不曾停留。

    只是当黄巢与黄周翻身上马后,黄巢却还是忍不住叹了口气。

    黄周不知道黄巢为什么叹气,只是跟着他向外走去。

    黄氏的院子在冤句县内占地不大,正因如此,黄巢可以清晰感受到,不少角落有人在明里暗里的监视自家院子。

    显然,县中已经有人得了消息,对他家族生出了别样心思。

    黄巢沉默无言,抖动马缰往县外走去。

    当他们走出城门的甬道,与城内的干净整洁相比,城外简直如地狱般惨烈。

    骨瘦如柴的流民聚集城外,麻木的排队等待施粥。

    他们身上没有衣物,只能用草裹着身体,保留自己作为人的最后一丝尊严。

    “黄郎君来了!”

    “是黄郎君!”

    “黄菩萨……”

    黄巢的相貌,对于城外这些流民来说并不陌生,因此在过去的寒冬里,这些流民全靠黄氏的粥棚才能活下来。

    见到黄巢,他们先后跪下磕头感激,而黄巢眼底没有任何波澜,只是目光扫视。

    一场寒冬结束,气温渐渐回暖,可那些老弱却没能扛过去,活下来的不是少年便是青壮。

    他们的数量足有三四千,而三四千人朝他跪拜的场景,不由得让他心里一阵悸动。

    “阿兄,您要去庄子吗?”

    远处的粥棚快走来一人,黄巢看去,却见是自己的弟弟黄揆。

    眼下黄揆负责粥棚,黄邺负责庄子,林言与黄存这两个侄甥则是到处跑腿。

    “粥棚施粥如何了,我看饥民少了不少,还有老弱吗?粮食还够吃多久?”

    黄巢翻身下马,与黄揆走到十几步外,对其询问起来。

    黄揆闻言露出窘迫,接着说道:“前些日子刮了大寒风,死了不少老弱,城外还活着的女子,都基本被口马行带走了,只剩下这四千多人。”

    “这些日子,某也向城中那些世家庶族推荐过家丁,但他们都不想收。”

    “现在粮仓里只有不到七千石粮食了,最多就能坚持到秋收,但府里只有不到三千贯,庄子那边每天都要用钱,我不知道到时候还能买多少粮食……”

    黄揆嘴里发干,黄巢闻言却颔首道:“夏收吗、足够了。”

    他伸出手拍了拍黄揆的肩膀,安抚道:“继续施粥吧,夏收前我会想办法的。”

    “这……”黄揆忍不住道:“阿兄,我们何必要变卖庄田赈济这些饥民呢?”

    “您要做大事的话,我们不如招募些家丁,没必要把剩下这点钱都用在饥民身上。”

    面对黄揆的质问,黄巢微微点头,接着说道:“曾经我也与你一样的想法,不过后来我遇到了都护府的陈参军和杨使君,他们与我说了不少陇西县公的事情。”

    “陇西县公出身奴隶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归义非唐简介 >归义非唐目录 > 第371章 不鸣则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