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73章 攘权乱战
    攘权乱战

    “请陛下三思!!”

    咸通七年三月二十日,当百官站在咸宁宫外高声呐喊,咸宁宫内却不复往日歌舞不断的景象,而是异常冷清寂静。

    空荡荡的殿内,不见任何一人,落针可闻。

    直到田允走入殿内,朝着偏殿走去,这才在之后见到了坐在偏殿主位的李漼。

    “陛下,百官都在外面,不过几位相公并未过来……”

    田允缓缓开口,而李漼闻言缓缓颔首,接着起身准备朝外面走去。

    “陛下?”

    田允错愕,可这时李漼却越过他,朝外走去,并将脚步停在了咸宁宫门前。

    站在这里,他已经可以看到这些正在请他三思的百官,乌泱泱,足有数百人。

    恐怕长安之中,近三成官员都在这里了。

    “陛下!”

    “陛下三思,当下切不可讨伐陇右!”

    “陛下……”

    见到李漼出现,许许多多官员纷纷作揖,先后开始劝阻起了李漼。

    不过他们大多站在原地作揖行礼,并不敢上前谏言。

    这种时候,反倒是一名年纪而立的官员起身朝李漼走来,在距离他五步时跪下,手持笏板,声音凄厉:

    “救国贱臣、翰林学士刘允章谨冒死上谏皇帝陛下!!”

    刘允章举动大胆,而他所说的话,更是令不少官员额头生汗。

    不等李漼准许,刘允章便急声道:“臣闻太直者必孤,太清者必死。”

    “两汉时晁错建议削减诸侯的封地,结果遭到皇帝诛杀。”

    “商鞅帮助秦国铲除不法的臣子,却遭受肉刑而死……”

    “如今、臣希望成为继二人之后的的这番言论,倒是让李漼高看了他一眼,但也仅仅只是一眼。

    他想看看刘允章能说出什么话,故此没有打断他,而刘允章也急声道:

    “臣见陛下初登皇位时,曾下令各州广开言路,允许直言进谏,言者无罪,以致天下百姓纷纷谏言朝廷。”

    “然而陛下不仅不采纳百姓的建议,反而默许下面的贪官污吏对他们用刑。”

    “臣曾见到有人被鞭打于市朝,有人被囚禁于园苑,甚至有人被深埋沟壑,人数不计其数。”

    “如今大臣们爱惜官位不敢直言,小臣们畏惧死亡不敢进谏,而那些忘生请死、冒死进谏的人却遭到报复。”

    “臣听说朝廷的核心事务在于荐举贤才,但如今宰相被视作无关紧要的官职,御史被当作不速之任。”

    “冤屈者无处伸张,君子因此隐退,小人因此谋乱。”

    刘允章声音悲戚,眼眶中隐隐有泪光在泛滥,他手持笏板,继续匍匐道:

    “自古以来,帝王以御史为耳目,以宰相为股肱,股肱废则无法行动,耳目蔽则无法看清。”

    “如今陛下废弃股肱,遮蔽耳目,堵塞谏言,惩罚忠良,难道是想要让天下人沉默,万方缄口吗?”

    “臣担心千秋万代之后,人们会嘲笑陛下不圣明,因此心急如焚。”

    “当今天下,求进的臣子中,智者不肯自认不肖,愚者不肯自认不贤,导致贤愚混杂,善恶同群。”

    “朝廷为何不能让愚者退隐,贤者入仕,以此来中兴朝廷呢?”

    “今天下食禄之家,有八种途径进入官场,但皆利于世家而苦百姓。”

    “国家衰败,又皆因九大破败,这才致使百姓苦不堪言。”

    “臣听说,自古帝王终日劝农,仍担心百姓挨饿;终日劝桑,仍担心百姓受寒。”

    “如今天下勋戚、官吏、将领、僧尼、劫贼遍地,他们不耕不织,坐食天下,唯苦小民。”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归义非唐简介 >归义非唐目录 > 第373章 攘权乱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