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01章 太宗遗泽(万字大章)
方作响,王式猛然惊醒,连忙侧身向后看去,其余诸将皆是如此。

    “不可能……”

    所有人都是这种想法,但当后方的塘骑亡命狂奔的身影逐渐逼近,疾驰间吹哨的举动被众人所见后,众人心情瞬间凉了大半。

    他们眼睁睁看着塘骑靠近中军,马不停蹄间作揖焦急禀告:

    “少保,后方塘骑传讯而来,叛军举兵往伏羌而来,距离我军不过十二里!”

    “狂妄!”

    “少保,眼下我军理应尽快撤回伏羌!”

    “少保,某建议在此驻足,以刘继隆所率疲惫之师,我军未必没有胜算!”

    诸将态度复杂,但心里的想法却高度统一。

    一日三战,到底是刘继隆过于狂妄,还是先前两战并未能消耗他们太多体力?

    王式神色变化,沉声向塘骑开口:“探查他们有多少兵马前来,要快!”

    “末将领命!”列校作揖应下,调转马头与其余塘骑转身而去。

    待他们走后,王式沉着道:“保持眼下行军速度,不必慌乱,等待塘骑消息!”

    “是!”诸将纷纷应下,但心底却在推算他们距离伏羌还有多远。

    当他们算出双方距离只有十五六里后,不由得松懈了些。

    如此距离,即便刘继隆举大军追击而来,他们也有把握撤回伏羌。

    饶是如此,他们却还是忍不住的有些担心,不少将领时不时便往后看去。

    约过了一刻钟,后方果然再次出现了塘骑身影,照常疾驰而来。

    不多时,他们靠近了中军,领头列校作揖道:“少保,叛军之数约四五千,距离此地仅十里。”

    双方距离在拉近,足可见刘继隆所率兵马,未曾消耗太多体力,行军速度更比他们快。

    不过伏羌城就在眼前,他们也并不用着急。

    “继续探查!”

    王式沉着开口,列校接令离去。

    在他走后,王式继续开口道:“传令神策军副使杨公庆,着其遣将领兵五千驻守渭水隘口,令赵黔留将与三千神策军驻守平川,余下四千步卒立即撤往伏羌城。”

    整个秋雨季节,王式并非什么也没做。

    既然已经做好了转攻为守的准备,那他自然是依靠地势,修筑了一道道关隘及营寨,并在武山、伏羌二县城外布置了大量堑壕手段的。

    他本以为凭借武山县的布置,最少能与叛军拉锯两三个月,换叛军上万死伤。

    如今看来,他高看了自家大郎,低估了叛军战力。

    只是他十分不解,陇右之中除刘继隆外,似乎并无几个值得称道的将领。

    如今刘继隆驻扎三阳川,那这个率军叛军迅速击破自家大郎的叛军将领又是谁?

    “莫不是又出现了个史思明、安守忠那般的人物……”

    王式心头一紧,单与刘继隆对阵,他便落了下风,若是刘继隆麾下又多出几个将才,那秦州恐怕无法如他预期那般消耗太多叛军了。

    若是太快丢失秦州,那他恐怕会失去皇帝信任……

    时间在推移,很快前方出现了一道河谷狭窄处。

    此处倚靠渭水与秦岭,宽不过三十余丈,已然修筑起丈许高、三十丈长的石墙。

    这便是伏羌西边的隘口,而渭水北岸也同样修有一道四十余丈的石墙隘口。

    北岸有一千神策军驻守,南岸有两千神策军驻守。

    不过当他们到来时,杨公庆已经派遣了五千神策军抵达此处,随军还带来了两万多民夫。

    大军开始迅速通过此处隘口的城门,穿过此处便是宽阔的伏羌河谷平川。

    整处平川分为南北,可耕种之地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归义非唐简介 >归义非唐目录 > 第401章 太宗遗泽(万字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