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24章 兵祸天灾(万字大章)
,当着二人的面写下奏表,派快马送往了长安。

    见他做完这一切后,王式才继续说道:“邠宁镇和泾州等处,应该还有一万五千左右兵马驻守。”

    “如今杨副使撤往了临泾县,但只要刘继隆南下攻取了平凉、潘原、安定等县,再见到制胜关情况,必然会转攻庆、宁二州。”

    “届时,杨副使必然会遭受叛军猛攻。”

    “泾原等镇的城墙虽然坚固,可终究是夯土城墙,与其将兵力浪费各州县,不如令杨副使率兵坚壁清野,将庆州和宁州人口强行迁徙到南边的邠州!”

    “什么?!”听到王式的话,郑畋忍不住道:“两州三十余万口百姓,若是尽数迁徙至邠州,这些百姓要如何活下去?”

    王式闻言,脸色黯然道:“某如何不清楚,只是将他们留下,必然助力叛军。”

    “届时叛军不管是继续耕种收税,亦或者强征他们为民夫,他们都将成为叛军助力。”

    “可若是迁徙离去这三十几万口百姓,哪怕不能迁徙离去,也留不下太多人口。”

    “叛军远道而来,若是没有足够的民夫,绝对无法走邠宁官道攻入关中,只有强攻制胜关或秦岭诸关这两条路。”

    王式的话,如钉子般钉在郑畋心上。

    他自然不愿意为难百姓,可局面摆在这里,他不得不好好考虑。

    见他动摇,王宁则是看向杨公庆作揖道:

    “刘继隆已经获得了原州和泾州的不少人口,但数量并不多,他主要依靠的还是秦州和朔方等处的民夫。”

    “叛军的粮草从秦州、朔方开始起运,但主要还是秦州,而秦州腹地至制胜关足有二百里,绕道邠宁至长安足有七百里。”

    “眼下的军情之中叛军阵上的民夫数量不下五万,而叛军数量亦在四五万之数,后方秦州应该还有二三万民夫在维持转运。”

    “十二万军民及不少于十万的乘马、军马和挽马,每日消耗的粮食草束不下四千石,光民夫消耗便不少于两千石。”

    “若是要转运,从秦州到制胜关至少需要五日,光路上消耗便有一万石,往返最少二万石,起运二十万石,能运抵的粮草在十八万石左右。”

    “这十八万石粮草豆料,顶多够前线这四五万叛军人马打三个月。”

    “若是叛军绕过制胜关,那随着叛军距离秦州越来越远,路上消耗也逐渐增多。”

    “若是叛军往邠宁攻去,沿途四百里都无法获取粮草和民夫。”

    “加上道路崎岖,叛军自秦州起运二十万石粮草,能运抵邠州的粮食不足十万石,不足叛军人马两月之用。”

    “可若是叛军沿途能收获粮草或民夫,以叛军的畜力,能运抵前线的粮草还将更多。”

    末了,王式缓缓说道:“食吾一石,当敌四石,获吾民一人,当敌四人……”

    王式把实际情况摆在这里,也说明了他为什么要坚持坚壁清野。

    叛军若是在前线获得一石粮食,那最少能省去四斗粮食的消耗。

    若是继续深入,那能省去的消耗还将以每百里节省两斗的消耗递增。

    若非长安距离陇右太近,沿途又是人口稠密的州县,王式关一手坚壁清野,就能让叛军耗死在粮草上。

    只可惜长安和陇右还是太近了,王式只能以空间和人口来换时间,用时间和路程拖垮叛军。

    想到这里,王式便紧紧盯着杨公庆,杨公庆听后也当即说道:“既然如此,那某便奏表一份送往长安,将邠宁等州人口,尽数迁入关中,请朝廷开设粥棚,待到战事结束,再重新安置他们返回故乡也不迟。”

    相比较郑畋,杨公庆还是更欣赏王式,但王式还是过于倒霉,与刘继隆交锋太早,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归义非唐简介 >归义非唐目录 > 第424章 兵祸天灾(万字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