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25章 积重难返(万字大章)
挡在达溪水以北!”

    “末将遵命!!”众将纷纷起身作揖,胸中的锐气也被郑畋调动了起来。

    不多时,唐军各部尽皆放出塘兵探马,纵横达溪水两岸。

    与此同时,汉军的塘兵探马也随之放出,两军在达溪水及原地不断交锋。

    战事还未进入白热化,塘兵探马却已经打出了火气。

    翌日,汉军拔营走下宜禄原,沿着良水南下。

    刘继隆本欲直接攻打灵台原,但前往灵台原需要经过十几里长的一线天。

    这一线天宽不过二丈,长十余里,左右又有梁峁,极易设伏。

    考虑过后,刘继隆还是选择绕远路,走下宜禄原后,率军前往泾水,沿着泾水南下后,再走达溪水北岸进攻灵台县。

    大军绕道六十余里,最后沿着宽十丈左右的达溪水北岸官道向灵台县攻去。

    只是随着大军远眺见到灵台县的时候,刘继隆这才清楚,郑畋为什么要集结兵马在此与他决战了。

    灵台县处于达溪水河谷中,河谷南北宽不过二里。

    南北均是台原,而郑畋已经令人在台原上布置了投石机,粗略看去,不下百台。

    由于地形问题,南北两侧投石机呼应下,试图进攻灵台县的汉军必然会遭受重创。

    加上郑畋驻兵两万于灵台原上,随时可以走一线天切断汉军后路。

    可以说,只要汉军正面进攻不利,士气受挫后试图后撤,他就可以带大军走一线天从后方进攻,将刘继隆所率的兵马尽数包围。

    “汉王,这地方不容易攻打,不如等安都督和斛斯都督攻下新平和百里城,我军再联合安都督夹击灵台县?”

    王重荣不肯放过表现的机会,刘继隆见状却只是瞥了他一眼,同时说道:

    “你能想到的,郑畋和王式没有可能想不到。”

    “他们在百里城布置的兵马,不会少于此地太多。”

    “此地算上杨复恭撤回的兵马,不是三万余,便是四万。”

    刘继隆驻兵原地,目光眺望左右地势。

    虽说是台原,但通往灵台原的道路就两条,一条就是一线天,还有一条则是在灵台县背后。

    摆在汉军面前的,似乎除了强攻,别无其他选择。

    “后撤一里扎营!”

    刘继隆调转马头,随后指挥兵马民夫开始后撤扎营。

    与此同时,郑畋也策马来到了台原上方,隔着二三里远,数十丈高的落差来远眺汉军布置。

    王式穿着布衣随他而来,眼见汉军撤军一里扎营,郑畋忍不住抚须。

    “小年兄预料不错,这刘牧之果然不敢轻易进攻灵台。”

    “话虽如此,但刘牧之手中掌握方术,我担心出现什么差错。”王式摇摇头回应。

    对此,郑畋忍不住笑道:“又能有什么差错,小年兄过于忧虑了。”

    在郑畋看来,刘继隆想要进攻灵台县,唯有强攻这一条路,而强攻地势险要的灵台县,叛军至少要付出上万死伤。

    灵台县加上百里城和梨园寨,这三处险要之地,最少能夺走两万叛军性命。

    新平易攻难守,被夺去也无妨。

    只要能重创叛军,南边的高骈就会动手,而三川内部的那些世家豪强也会忍不住动手的。

    届时叛军失利,朝廷只要能速速讨平江南黄贼,即便无法从叛军手中夺回朔方和秦州,也能逼迫刘继隆撤出陇东梁峁。

    想到这里,郑畋忍不住抚须,脸上满是自得之色。

    只是在他怡然自得时,已经开始扎营并走入牙帐内的刘继隆,当即便令人取来沙盘,堆土成山,摆石为兵。

    做完这一切后,刘继隆这才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归义非唐简介 >归义非唐目录 > 第425章 积重难返(万字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