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30章 硝烟四起(月初求月票)
    硝烟四起(月初求月票)

    “窸窸窣窣……”

    九月中旬,随着秋收已然到来,受限于时间和官吏不足等问题。

    高进达及曹茂等人,只能先组织百姓进行秋收,同时派遣白直和军队前往乡村,按照田亩数量,先行征走三成五的田税。

    对于剩下的粮食,这些昔日只是权贵麾下佃户的百姓们都觉得拿着烫手,想要交给朝廷,不敢留在手上。

    高进达三人商议过后,决定派兵前往各乡设置社仓。

    京畿道、关内道共有五百六十七个乡,故此需要发动当地百姓修建社仓。

    社仓修建后,那些无主之田的粮食,仍旧按照此前权贵豪强与百姓约定的租子来分配。

    有的世家豪强还算体恤佃户,基本是四比六,世家收四而佃户交六。

    因此佃户留下六成粮食后,只需要交出半成前往社仓即可。

    不过三七比例的世家豪强,已经算得上极为仁德的好主人了。

    关中大部分的佃户比例是五比五,乃至六比四。

    对于这些,刘继隆得知消息后,则是规定交出半成即可,毕竟他也没想用社仓来收割百姓。

    象征性从百姓手中收走这些多出来的粮食,实际上也只是为了安抚这些被“驯化”的百姓罢了。

    等到均田运动开始,并且他们已经适应当下的变化后,刘继隆便准备继续降低田赋。

    除此之外,各乡的社仓,也该定下日后征收田赋,当地的留存和起运标准。

    这般想着,刘继隆合上手中文册,将目光放到了自己面前的官员身上。

    此刻他坐在门下省衙门主位,下方坐着高进达、崔恕、韩正可三人,再往后还有四大参军和六曹。

    十三人坐在位置上,不用起身,只需要作揖禀告事情结果即可,正如当下。

    “以三千余官员,六千多白直来治理京畿、关内这么多人口,着实有些困难。”

    “白直的数量,至少是官员的三到五倍才足够。”

    高进达述说着如今面对的困难,见刘继隆微微颔首,他继续道:

    “眼下各地的秋收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其中剑南道和山南西道的图籍造册已经到了收尾的时候。”

    “最多再过两个月,这些图籍就能送抵长安。”

    “京畿道与关内道的图籍造册,某以为可以与均田一同进行。”

    “依旧按照旧例,登籍户口后,同时对当地田亩进行丈量,丈量过后即按照口数均分田亩,不分男女。”

    “这样做速度虽然慢,但关内道和京畿道加起来官员不过三千七百余人,白直也不过八千之数。”

    “今岁若是等待小学与大学从吏的学子毕业,届时大概会有五千余名白直加入。”

    “有了他们的加入,京畿和关内两道的治理问题就能得到解决了。”

    “最快能在来年入冬前,结束京畿、关内两道的图籍造册问题。”

    高进达话音落下,目光也看向了刘继隆。

    小学毕业的学子,年龄也不过十三四岁,虽说放在这样的世道,已然是个小大人了。

    但说到底他们年纪还是太小了,自家汉王若是不同意,那他只能另辟蹊径了。

    在他这么想的同时,刘继隆也主动开口道:“小学的毕业学子,年纪始终有些小。”

    “不过在他们之中,有不少入学较晚,年龄稍长。”

    “某看过国子监的学籍册,年十五以上,今年便要毕业的学子,数量在一千七百余人。”

    “暂且先选拔这一千七百余人进入衙门办差,以白直身份做起。”

    “一千七百人虽然不如五千人多,但也足够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归义非唐简介 >归义非唐目录 > 第430章 硝烟四起(月初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