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36章 三王逐鹿(万字大章)
军眼下应该往何处攻去?”

    钱粮不足,这对于已经习惯劫掠的黄巢来说,他自然不可能裁军缩编,所以只有以战养战。

    面对他的询问,尚让不假思索的开口道:“自然是北边的刘瞻。”

    “为何?”黄巢不解,尚让则是解释道:

    “西边的高骈素有威名,且岭南气候湿热,地广人稀,即便占据,还需要防备南蛮入寇和高骈的反击。”

    “东边的两浙倒是富庶,但正因为富庶,朝廷才不会让给我们。”

    (请)

    n

    三王逐鹿(万字大章)

    “如今康承训集结四万兵马于洪州,若是我军继续向东攻去,朝廷必然还会加派兵马,届时还未攻入江南,我军粮草便已经耗尽。”

    “相比之下,北边的刘瞻虽然也不好对付,可刘瞻此前能击败我军和王使君,全靠麾下沙陀精骑。”

    “如今沙陀精骑被调往代北,而刘瞻手中不过两万兵马。”

    “只要我军迅速击败刘瞻,届时将山南东道尽数拿下,还能趁势威胁东都那位至尊,以水师切断长江,使康承训孤立无援,再出兵夹击灭亡康承训。”

    “届时天下多分,您占据大半天下,何愁大事不兴?”

    尚让的话让黄巢十分心动,但他还是踌躇道:“话虽如此,可若是刘继隆出蓝田关,吾又该如何?”

    “刘继隆兵马十数万,亦尚未与朝廷撕破面皮,尚未逐鹿中原。”

    “吾麾下兵马虽有七万,可若北上与朝廷争斗,必然死伤不少,届时何以与刘继隆争斗?”

    当着尚让的面,黄巢也没有什么不好说的,毕竟尚让又不是他扯刘继隆大旗招降的。

    对此,尚让自己也是心知肚明,为了给黄巢信心,他也不免说道:

    “虽说诸镇败于汉军,但此因果,皆乃北司掣肘所致。”

    “我军无人掣肘,麾下皆是勇猛将才,若是您不放心,可等刘继隆主动出兵后,再率兵马北上。”

    “不过那时,您恐怕只能落后他人一步了。”

    “以某所见,刘继隆强于韬略而短于决断,若是其占据长安后席卷天下,何愁天下不安定?”

    “若是您有十余万大军,您会像他那般犹犹豫豫吗?”

    尚让又是刺激,又是鼓励,黄巢闻言也不免添了几分自信。

    “吾自然不可能犹豫,然刘继隆确实不好对付,若是能趁其争斗他处时出兵,则中原可定。”

    在黄巢和尚让看来,只要占据中原,四方弱小的势力自然纳头就拜,而自己也可以趁机借助这些小势力的力量来集中对付刘继隆。

    他们想的没有问题,至少快速平定天下的人,基本都在用这招。

    不过这招的后遗症很大,那就是无法在征战中解决许多问题,而将问题拖到了建国后。

    有些问题在战争中容易解决,在太平中就不易解决了。

    黄巢他们显然没有想到这点,故此在他们看来,只要能打下天下就足够了,其它的以后再说。

    “既然如此,那是否暂缓南边的攻势,先将兵马北调,集中力量拿下河淮与山南东道再说?”

    尚让小心询问,黄巢听后颔首:“留黄揆与曹师雄、柳彦璋三人及一万兵马在岭东驻扎,另募兵两万,绝不可让高骈得逞岭南。”

    “是!”尚让闻言恭敬退下,而黄巢也重新转身看向了城外,远眺天平忠义军和忠孝军操训,自信满满、势在必得。

    相比较他,此时身在蜀州的高骈就没有那么轻松了。

    随着天气变得炎热,高骈也没有放过这个机会,因为他清楚北人难以适应三川气候,故此在六月十四日,他率军四万渡长江强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归义非唐简介 >归义非唐目录 > 第436章 三王逐鹿(万字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