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36章 三王逐鹿(万字大章)
的前军死伤接近三成。

    高骈见状,眼见时间差不多,当即看向张璘:“传令三军,撤回江岸,诸队稳步!”

    张璘闻言,目光看向远处被抢救的伤兵,咬牙道:“高王,让末将亲自带兵冲一阵吧!”

    “执行军令!”高骈皱眉,语气不容置疑。

    “是……”张璘无奈,只能执行军令,将兵马撤回同时后撤,并带走了阵没将士的遗体和甲胄。

    面对唐军后撤,汉军将士磨拳擦脚,却迟迟没有等待追击的军令。

    张武沉稳坐镇中军,无视四周将领那渴望战功的目光,并没有为了功劳而指挥三军追击。

    随着高骈率领唐军撤退的距离越来越远,中军和后军的将领着急了。

    “都督,为何不追?”

    高述与马懿策马而来,二人是中军及后军都尉,今日交锋根本没有任何与唐军交手的机会,自然焦虑。

    在汉军之中,无法带麾下兵马建功立业,那可是容易被兵卒嚼舌根的。

    对此,张武呵斥二人道:“我军职责是守卫西川,而不是出击讨贼。”

    “除了汉王军令,诸军皆不得擅自出击,更何况汝等又不是不知晓高贼厉害,若是中伏,又该如何?”

    张武搬出汉王来,这让原本还躁动的众将瞬间冷静下来。

    在此同时,李阳春策马从前军回到中军,刚好看见张武教训众人,连忙翻身下马作揖。

    见到李阳春,张武忍不住颔首:“此役你指挥不错,可记一功。”

    “是……”李阳春没有推辞,毕竟汉军之中素来没有推辞军功的说法。

    张武颔首,接着目光看向高述与马懿:“高述、马懿……”

    “末将在!”二人连忙作揖,张武则是吩咐道:“派出塘兵,看看高贼是不是撤回江南了。”

    “是!!”二人拔高声音,毕竟塘兵探哨也算功劳,只不过比起直接交锋要小罢了。

    小功也是功,累积多了便是大功,仍能受到拔擢。

    二人迅速做出部署,派出塘兵追击唐军而去。

    天黑前,高骈率军撤回江岸,率军乘船撤回江南而去。

    张武得知后,派人清点了己方伤亡,便写下奏表,派快马往长安送去。

    奏表送抵长安时,已经是六月二十日。

    由于高骈派人带走了将士遗体,故此张武无法统计唐军死伤多少只是写上了“敌军死者,不下我军三倍”。

    “此役,我军阵没七百九十五人,伤残二百一十六人,负伤一千二百四十人。”

    “伤卒修养三月后,尽可归队……”

    诵读完毕,赵英合上了奏表,而刘继隆也颔首道:“看来三川练兵也有成效了。”

    “不过此役能如此从容杀退高骈,主要还是耿明出击迅速,部署得当。”

    “换做旁人,不一定能有他这般迅速、得当。”

    赵英闻言颔首,同时作揖道:“此役过后,高骈应该不敢再进犯西川了,他现在应该担心的是今年入冬后,如何抵挡我军南下。”

    面对赵英的揣测,刘继隆没有直接回答,但答案是差不多的。

    他之所以要等到冬季,主要还是因为冬季更方便北人南下。

    虽说耿明与张武练兵九万,但这只是步卒,而汉军想要夺取三江在长江以南的州县,尤其是想要保住黎州和戎州,那必然少不了骑兵和马步兵。

    汉军之中的骑兵和马步兵,主要以北人为主,而北人根本适应不了三川的夏季和秋季。

    这个时代的三川气候,比后世还要更为湿热,几乎与华南三省的气候差不多。

    对于生活在干燥地区的河陇骑兵而言,轻则水土不服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归义非唐简介 >归义非唐目录 > 第436章 三王逐鹿(万字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