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37章 刘氏复兴(万字大章)
的时间里,蔡袭率领被他写得直白或文雅些。

    不过不管再怎么直白,对于刘继隆的自称,他基本都会改为“孤”或“吾”。

    “都记下了吗?”

    刘继隆在一辎重车前勒马看向罗隐及罗隐身后的几名官员,另外几人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不知道怎么回复。

    唯有罗隐从容淡定,沉稳作揖:“殿下放心,都记下了。”

    话音落下,罗隐重新诵读了一遍刘继隆刚才的言论,而他身后的另外几名起居郎则是快速记下。

    能做起居郎的,记忆力自然不用多说,经罗隐提醒一次,他们便已经全部记下了。

    刘继隆满意颔首,同时翻身下马,来到辎重车旁将遮雨所用的油纸掀开,但见里面放着一袋袋粮食。

    汉军挽马车,通常配备双挽马,并且拥有两轮、四轮、六轮、八轮等适应各种地形的马车。

    平原平坦,那就用六轮和八轮马车,稍微崎岖的丘陵地区就用四轮马车,而道路崎岖的则是选用两轮马车。

    不出意外,这些马车在前往骆谷关后,都将更换为两轮,直到进入绵州,才能更换为六轮和八轮。

    刘继隆用竹竿捅入粮袋,其中带出的粮食,基本都是夏季才收获的粮食,质量很好。

    他连着抽查了十几辆车,直到确认没有问题后,这看向罗隐下令:“传令,车队出发,沿途不得短缺民夫口粮。”

    “是!”罗隐恭敬应下,心头不免动容。

    他这些年走南闯北,倒也去过不少地方,却从未见到如汉军这般体恤百姓的军队。

    起身过后,罗隐便与远远跟随他们的将领招手,不多时一名负责率军护卫辎重南下的都尉便出现在了罗隐面前。

    罗隐按照刘继隆所说军令交代此人,并开出军碟,交给刘继隆盖印后递给他。

    (请)

    n

    刘氏复兴(万字大章)

    这名都尉得到军碟后,当即率领四千五百马步兵护卫着这两万民夫与一万辆辎重车南下。

    这已经是进入八月来,关中往三川南下的第四批辎重车队了,光是派往南方的马步兵便达到了一万八千人。

    这还没完,刘继隆带着罗隐他们回到汉王府后,又接着开始继续调集兵马,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调后方操训的精骑南下三川。

    想到这里,刘继隆对罗隐吩咐道:“传令,以骁骑都尉王建、高淮二人各自节制本部精骑南下,驻扎成都,悉听都督张武调遣。”

    “遵令。”罗隐不假思索应下,接着看向刘继隆,恭敬询问道:

    “殿下,我军如今有精骑二万七千余,为何只调九千南下?”

    刘继隆看得出罗隐只是好奇,便不免解释道:“此精骑与先前南下的马步兵,皆是用于迅速占领黎、戎二州,以免南蛮侵占失地。”

    “原来如此……”罗隐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随后便见刘继隆对他们摆手。

    “正午了,汝等各自去大庖厨吃饭吧,别累坏了身子。”

    “是……”

    众起居郎拱手作揖,但还是留下了一人来记录刘继隆言行举止。

    刘继隆并不在意他们对自己的记录,毕竟他也觉得历史应该正确记载下去。

    况且此刻记载的历史,也很难说能否真实传到后世。

    这般想着,刘继隆便沉下心来处理政务,不多时等到了先行前去吃饭的起居郎返回换班。

    他们为刘继隆带来了食盒,而这是刘继隆交代的,没有人敢不遵循。

    于他而言,干涩无味的军粮都没少吃,大庖厨的饭食又有什么不能吃的。

    曾经在山丹时,他忍了几个月才吃到了一口煽猪的猪肉。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归义非唐简介 >归义非唐目录 > 第437章 刘氏复兴(万字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