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41章 黄巢北伐
说道:“陛下,以臣之见,当下除了要调动高千里、康敬辞两部外,还需要增强洛阳八关及汝州兵马。”

    “臣以为,可调神策军、东畿军南下驻扎伊阙、轩辕、大谷三关,抽调陕虢之地的两万忠武军、宣武军驻扎汝州,以此拱卫洛阳。”

    “臣附议!”听到于琮的话,亓元实等人纷纷附议。

    他们虽然各有心思,但这些心思的前提是保住洛阳城。

    如果洛阳被黄巢所破,那他们在洛阳置办的这些家财可就都没了。

    “准!”李漼不假思索应下,紧接着看向几人催促道:“速速派出圣旨,令高千里、康承训及忠武、宣武等镇防范黄贼!”

    “臣等领旨……”

    众人应下,随后急色走出贞观殿,各自返回衙门而去。

    不多时,无数快马冲出洛阳,向四面八方赶去。

    与此同时,张议潮也得知了刘瞻被围南阳,黄巢率军北上的消息。

    尽管早年就对大唐失去了信任,可真正面临大唐危难,张议潮却还是觉得自己不能不管。

    他连夜写了封奏表,命人送往了贞观殿。

    奏表送抵贞观殿时,田允特意接过并递到李漼面前。

    “陛下,这是敦煌县公的奏表……”

    “敦煌县公?张议潮?”

    正在烦躁的李漼听到张议潮竟然上奏,饶是此刻他对张氏十分警惕,却还是打开了奏表。

    “臣议潮,今闻黄贼犯境,特进表于陛下……”

    张议潮这份奏表写得情真意切,他先是为李漼分析了当下的局面,又向李漼分析了如今河东、河北藩镇浮动的心思。

    张议潮认为,朝廷如今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尤其是在北方大旱、河淮连续遭遇蝗灾的局面下,整个北方富庶的地方为藩镇占据,余下尽皆残破。

    黄贼进军的消息若是被西边的刘牧之所知,那刘牧之必然会急忙出兵攻去东畿,避免东畿落入黄贼之手。

    黄贼如今摆出鲸吞河淮的局面,朝廷如果还想存续,最好是率军撤往淮南,依托淮南及长江、汉水等处天险,收复湖南、岭东等失地,重整旗鼓。

    黄贼虽然几次逞凶,但毕竟是流寇出身,遇到叛军,必然受挫。

    以刘牧之手段,黄贼唯有溃败,而刘牧之为了夺取河淮,必然会陷入长期的休养中,而河东河北的藩镇也会在此期间不断发展。

    届时刘继隆想要收拾河东河北,也需要两三年时间,而朝廷则是可以利用这两三年时间,重新操练兵马,训练水师。

    只要守住秭归和夷陵,再依托淮河和汉水、长江,朝廷还能将局面维持下去……

    “混账!混账!”

    李漼看着张议潮的这份奏表,心里不知为何,突然生出一股火气。

    “刘继隆逞凶也就罢了,区区黄贼能搅乱如此之多的局势?”

    “张议潮这老儿,果真危言耸听!!”

    李漼气得胸膛不断起伏,而张议潮的进表能把他气成这样,其实也是因为他自己都相信了张议潮所说的这些事情会成为现实。

    不过他不认命,更不想跑到江南苟延残喘。

    他很清楚,哪怕他能占据淮南、江南西道与江南东道和岭南道、黔中道,境内所辖人口也不过一千二三百万口。

    届时刘继隆占据巴蜀和整个北方,少说也有两千万口百姓,他拿什么和刘继隆隔江而治?

    守江必守淮,守淮必守徐……

    这个道理他也懂,但朝廷几次战败汉军之手,他与刘继隆虽年纪相当,可刘继隆身强力壮,而他的身体他自己清楚。

    真退往江南,他还有几年好活?

    他若是死了,届时刘继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归义非唐简介 >归义非唐目录 > 第441章 黄巢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