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七章 建文元年:居庸关的烽烟
    建文元年:居庸关的烽烟

    建文元年:居庸关的烽烟

    建文元年六月初一,卯时三刻。

    居庸关的晨雾中,三万燕军如铁流般碾过碎石路。朱瞻膳勒住坐骑,望着关城上“天下

    建文元年:居庸关的烽烟

    朱权把玩着手中的金锭,目光在朱棣父子身上打转:“燕王兄想借道?不是本王不借,只是这世道……”他忽然指向窗外的草场,数千朵颜骑兵正在操练,“鞑子的马刀不认人,除非……”

    “除非用父皇留下的‘丹书铁券’作抵押。”朱瞻膳忽然开口,取出怀中的鎏金铁券,“此券可免宁王十次死罪,换三日借道,绰绰有余。”

    朱权瞳孔骤缩,他清楚这铁券的分量。正当他犹豫时,王府外突然传来骚乱,一名浑身是血的密探闯入:“王爷!梅花卫的人来了,说要借道运送‘贡品’!”

    朱棣与朱瞻膳对视一眼,同时起身:“带我们去看看。”

    贡品车队停在草场边缘,三十辆马车皆用黑布覆盖,车夫脸上蒙着梅花刺青的面巾。朱瞻膳示意春桃检查马车,自己则绕到最后一辆车旁,闻到里面传来熟悉的沉香——正是素梅惯用的迷香。

    “动手!”他突然挥刀砍断缰绳,惊马嘶鸣中,马车挡板脱落,里面竟装满了裹着北元图腾的火器!朵颜三卫的首领突然拔刀:“汉人竟敢耍诈!”

    朱权脸色铁青:“燕王兄,这作何解释?”

    朱棣却冷笑:“宁王可知,梅花卫为何要在马车里放北元火器?”他挥刀劈开一口木箱,里面的火铳上刻着“神机营”三字,“他们是想让大宁卫替他们背锅,既挑拨你我关系,又坐实‘藩王通敌’的罪名。”

    此时,春桃从中间马车取出一卷羊皮纸,正是《北元与梅花卫盟约书》,落款处盖着素梅的印章。朱权看完内容,猛地将金锭砸在地上:“好个毒计!竟敢拿本王的草场当军火库!”他忽然抽出弯刀指向天空,“朵颜三卫听令,随本王剿贼!”

    黎明时分,草场混战正酣。朱瞻膳在乱军中瞥见素梅的身影,她正骑着汗血宝马向北方逃窜。他拍马追赶,却见素梅突然甩出一串火雷,炸断前方石桥。断桥下的河流中,浮着数十具穿着朝廷军服的尸体,腰间皆挂着梅花卫的腰牌。

    “小王爷看清楚了吗?”素梅勒马转身,手中挥舞着染血的遗诏抄本,“这些人都是忠勇卫的死士,皇太孙早就知道梅花卫的计划,却故意让你们来送死!”她忽然将抄本扔进火堆,“知道为什么真遗诏有三道裂痕吗?因为太祖爷临终前改了三次遗命,最后一版……”

    她的话被炮声打断。朱瞻膳转头,看见朱棣正指挥燕军点燃草场边缘的硫磺堆,火借风势迅速蔓延,形成一道火墙切断梅花卫退路。素梅趁机策马狂奔,消失在晨雾中,临走前扔下的话却让朱瞻膳背脊发凉:“去问你父亲,洪武二十五年的那个雪夜,究竟发生了什么!”

    巳时初刻,大宁卫王府。

    朱权望着烧成灰烬的草场,手中铁券被汗水浸透:“燕王兄果然好手段,既灭了梅花卫火器,又让朵颜三卫见识了燕军战力。”他忽然凑近朱棣,低声道,“但方才那女人的话……洪武二十五年,你真的见过太祖爷最后一面?”

    朱棣的目光忽然变得幽深,仿佛回到二十年前的那个雪夜。朱瞻膳想起素梅的话,心中剧震——难道父亲真的参与过遗诏之争?他正要开口,却见胡广匆匆赶来,手中握着染血的密报:“小王爷,南京急报!皇太孙昨夜突发重疾,朝廷已封江禁航,所有藩王不得进京!”

    密报上“重疾”二字用朱砂圈了三遍,朱瞻膳忽然想起朱允炆咳嗽时的血痕,还有乾清宫那盏染毒的烛台。他转头看向朱棣,后者正对着北方的草原出神,手中的虎符与铁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皇孙简介 >大明皇孙目录 > 第七章 建文元年:居庸关的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