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七章 日月重光:金册迷局
玉佩,“祭典提前至巳时开始,命京营将士三步一岗,凡携带铁器者一律搜检。另外“他看向朱瞻膳,“打开太祖宝库,取出&39;那件东西&39;。“

    巳时正刻,午门广场。

    朱瞻膳站在祭典台侧,看着朱允炆登上九级白玉阶。皇帝手中捧着太祖金册,冠冕上的十二旒流苏遮住了他的表情,却遮不住广场边缘百姓们交头接耳的异动——三日前兑换假币的百姓中,竟有半数出现在此处,且皆穿着与浮尸同款的青布短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礼官的唱喏声被雷声打断。朱瞻膳抬头,看见本该晴朗的天空突然被乌云遮蔽,一轮暗赤色的火星正悬在心宿二旁,正是“荧惑守心“的凶兆。人群中响起惊呼,有孩童被吓哭,却被母亲慌忙捂住嘴。

    春桃忽然拽了拽他的衣袖,指着祭典台后的太庙:“看!屋脊上的走兽“

    屋脊的垂兽口中竟流出黑红色液体,在白玉阶上蜿蜒成梅花形状。朱瞻膳摸向腰间的玄铁剑,剑柄传来细微震动——这是梅花卫火器即将发动的信号。他迅速环顾四周,发现纪纲率领的暗桩卫已将广场团团围住,却没有阻止任何可疑人物进入。

    “陛下小心!“他冲上台时,只见朱允炆手中的金册突然散开,每一页金箔上都浮现出血字:“建文无道,永乐当立“。这正是梅花卫的“血咒金册“,三个月前曾在苏州引发民变,金箔遇热便会显形。

    百姓们发出惊恐的尖叫,有人跪地叩拜,有人趁机推倒兵器架。朱瞻膳挥剑砍断飞向朱允炆的梅花镖,却见镖尖在空中爆裂,散出迷烟。春桃迅速抛出携带的活性炭包,却被烟雾中的硫磺味呛得咳嗽——这是改良版的“迷魂烟“,混合了西域曼陀罗花粉。

    “带陛下退入太庙!“他扶住踉跄的朱允炆,余光瞥见纪纲正带着暗桩卫向祭典台逼近,手中握着的不是绣春刀,而是火铳?!这些本该由京营掌管的火器,竟早已落入暗桩卫手中。

    太庙大门轰然关闭时,朱瞻膳听见纪纲在门外高喊:“陛下!臣奉燕藩密令,特来清君侧!“这句话如惊雷般炸开,他这才惊觉,原来纪纲不是梅花卫的人,而是燕王埋在金陵的另一枚棋子。

    未时初刻,太庙密室。

    朱允炆靠着太祖神位坐下,手中紧握着从宝库取出的檀木盒。盒盖雕刻着九条隐没于云海的龙,正是朱元璋临终前留给朱允炆的“九龙秘盒“,据说里面藏着能扭转天命的宝物。

    “当年皇爷爷说,不到社稷危亡之际不可打开。“他的声音带着颤抖,“可现在纪纲有火器,梅花卫有余党,甚至天象都在帮他们“

    “天象?“朱瞻膳忽然想起什么,抢过案上的《皇明历》翻看,“陛下,钦天监呈给您的历书,和民间流传的版本不一样!“他指着七月初七的记载,官方历书写着“荧惑守心,宜祭祀“,而民间版本却是“荧惑退避,百事皆宜“。

    春桃从袖中取出抄录的民间童谣:“荧惑绕心走,建文坐龙庭“。这与纪纲等人宣扬的“荧惑守心,主君失位“截然相反。她忽然想起秦淮河底的石板,那些“建文万年“的字样,在特定角度的阳光照射下,竟能折射出“永乐暂隐“的幻影——原来民心的昭示,从来都是权力者的镜像。

    (请)

    n

    日月重光:金册迷局

    “有人篡改了天象解读。“朱瞻膳握紧拳头,“纪纲控制钦天监,梅花卫散播童谣,两者看似对立,实则“

    “实则都在引导百姓质疑朕的正统。“朱允炆打开檀木盒,里面竟是个铜制日晷,晷面上刻着“日月重光“四个篆字。他将日晷对准密室石缝透入的光线,晷针的投影突然在墙上拼出一幅地图——正是南京城的地下排水系统,其中一条支脉,竟直通玄武湖底。

    “太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皇孙简介 >大明皇孙目录 > 第十七章 日月重光:金册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