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重光纪元:海图迷局
连夜赶制的安民旗,凡持旗者可在三年内免缴商税。乱民们看见黄旗,手中的农具渐渐下垂,有人认出春桃腰间的梅花镖装饰,惊呼:“她是杀了绣娘的女英雄!“
“宁国公主!“朱瞻膳趁机起身,将太祖日晷碎片抛向空中,“你以为用磷火和伪币就能蛊惑人心?看看天上!“
日晷碎片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照在乱民们手中的“永乐通宝“上,钱币边缘竟显露出“伪“字暗记——这是朱允炆昨日紧急颁布的辨伪方法。人群中爆发一阵骚动,有百姓捡起石块砸向梅花卫的马车,高喊:“骗钱的贼子!还我血汗钱!“
宁国公主脸色铁青,抽出袖中长剑刺向朱瞻膳。两人剑锋相交时,朱瞻膳忽然闻到她身上的熏香——正是春桃提过的梅花渍。他迅速后退,甩出腰间的山河珏,珏身的北斗纹路与日晷碎片的光芒重叠,在宁国公主脚下投出牢笼般的星象阴影。
“这是太祖的&39;困龙阵&39;?“她惊恐地看着逐渐缩小的光圈,“你怎么会“
“因为真正的&39;珏中人&39;,从来不是靠血脉,而是靠民心。“朱瞻膳捡起她掉落的珍珠坠子,发现里面藏着梅花卫的密令,“七月十五,不过是你们最后的挣扎。而我大明的&39;重光纪元&39;,才刚刚开始。“
申时正刻,紫荆关城楼。
朱允炆望着山下被押送的乱民,手中的《郑和航海图》被风吹得哗哗作响。春桃递来凉茶,茶水中漂浮着几片紫荆花瓣,忽然让她想起纪纲临死前的“紫荆十六“。
“陛下,“她指着地图上的紫荆关标记,“或许&39;十六&39;不是指暗桩,而是十六座藏着磷火珠的灯塔。“
朱允炆脸色一变,迅速展开《皇明边防图》,果然看见紫荆关沿线标注着十六座“望海楼“,本是用于观测倭寇的灯塔,此刻却被梅花卫改造成了火药库。他望向远处浓烟滚滚的山道,忽然抓住春桃的手腕:“快传旨给忠勇伯,望海楼里的磷火珠与海水接触会引发连环爆炸,必须在子时前“
话音未落,地面突然剧烈震动。最近的望海楼方向腾起蓝焰,竟是宁国公主的残余势力点燃了灯塔。朱瞻膳在山下看见冲天火光,立刻明白这是梅花卫的“玉石俱焚“之计——用灯塔爆炸制造天谴假象,同时阻断官军支援。
“春桃!带百姓退到安全区!“他挥舞玄铁剑,砍断封锁山道的铁链,“我去炸掉剩下的望海楼!“
“不行!磷火珠爆炸时会产生毒烟!“春桃拉住他,却看见他从怀中掏出个小瓷瓶,里面装着的正是王忠的心头血——那日在太医院,他偷偷保留了一小瓶,只为今日。
“太祖爷说&39;民心为盾&39;,那我就用这血做矛。“朱瞻膳将心头血涂在剑刃上,“记住,无论发生什么,子时初刻必须在关前点燃&39;重光灯塔&39;,用真正的天象破他们的妖术。“
酉时三刻,望海楼底层。
朱瞻膳踩着燃烧的木板向上攀爬,每一层都堆满了装着磷火珠的木箱,箱盖上用梵文写着“勿近水火“。他忽然想起《瀛海图志》里的记载:“西洋磷火,遇油则狂,遇蜜则止。“摸向腰间的水囊,却发现早已在混战中遗失,只剩下春桃给的活性炭锦囊。
“只能赌一把了。“他扯碎锦囊,将炭粉撒在木箱上。奇迹般地,磷火珠的蓝光开始变弱,竟形成了一条安全通道。他迅速冲上顶楼,看见中央石台上摆着巨大的磷火盆,盆中漂浮着纪纲的尸体,其心口插着的正是宁国公主的珍珠坠子。
“原来&39;借尸还魂&39;是要用首座的血激活“他握紧剑柄,却在触碰到磷火盆的瞬间,感到山河珏剧烈震动。珏身的并蒂莲纹路与盆底的梅花浮雕重合,竟露出暗格中的铜钥匙——与奉先殿暗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