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七十四章
    一点换文,不好意思没写完,应该没人看到吧

    小院修了很多房间,工匠进进出出,之前孩子们都在院中的小亭子里围在一起学习,现在则是单独修了个学习室。绥安聘请了新的教书先生,先在小院中教学,替代了卫穆清和卫承璟,随后让他去了衙门

    派人去牢里探望朱家(朱家潜伏侍卫),说知县把你们卖了,你们是一定完蛋了,不如供出知县,让他不能独活?

    说出账簿都是主簿保管,(怪不得知县府翻天覆地都找不到),主簿家有妻儿,也有小妾养在城外,他经常去小妾那里(账本就在小妾独住的小院里)。

    知府到。

    丸辣,知府是个更菜的。

    通判至少能认数,而知府,是个复杂的字都不认识!

    他带了下属,但下属被侍卫扣住,绥安让他看。

    问他是怎么当的官,他不回答,刀剑相向,逼问,说是家里有钱,买的官,慢慢做到了知府,平时的事务都是属下管。通判是他外甥,也是买来的官。【买官,吕家。】

    囚禁。

    置办院子,买书桌、笔墨纸砚等,花费不少钱,但,全都由知县来出。是知县想出吗?不,是他不得不出。

    公主说“知县大人,你也知道稻秀县才发生天灾,公务上确实拿不出太多钱。我看你这府中雕梁画柱,想必需要不少钱吧。你放心,父皇说了,只要本宫能做出成绩,之后的全国推广他绝对会支持。而且,你是唯一一个赞成本宫开设启蒙馆和办慈幼院的,本宫对你可是寄予厚望啊!”一段话,哄的知县云里雾里,晕头转向。“所以,知县大人,你就出钱辅助本宫,助本宫完成这事业。至于你贪污赈灾粮款这件事,本宫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好了。你看,本宫掌握了你那么多证据,也没说去把它查清楚不是?你认为这个提议如何?”

    于是知县还是知县,甚至帮大家建房子购物品,还呼吁百姓来上课——但现在是农忙季节,只有很小的孩子来上课——这就足够了。

    本来绥安也没打算自己去查知县,她闭眼无所谓,因为她不管,来管知县的是巡抚。

    知县差人在闹市区和城门都贴上了告示,昭告全县要普及教育,先让城中心的市民带小孩来上课(城中心的大多不是农民),小院中的孩子们也一起。绥安还是不理卫承璟,直接无视他们。先生教着天地玄黄、混沌初开和人之初,学堂里大大小小的孩子都有,根据基础分为启蒙班,基础班等。启蒙馆的普及冲击到了私塾,他们失去了大批的孩子——有些人家虽然不算很有钱,但至少能供起孩子读书,而现在,这些孩子们全转去了启蒙馆。他们私塾就剩下了地主豪绅家的孩子,经济来源大大减少。于是他们想办法,派人散播启蒙馆的教育不行的谣言,解决方法就是全抓起来了。绥安让知县去解决,让私塾教育换标准——他们启蒙馆的主要方向是启蒙,是教学基本的认字、算数等知识(小学生),而更进一步的教育方面由私塾承担,如有愿意更进一步的平民百姓,自会想方设法挣钱去更厉害的学堂,所以他们算是为私塾招揽更多学生。

    知县为了姻亲,且想起当时只看了明渊的御令,于是也质疑,但他不说质疑公主,反而说户部巡查使没资格管这些事。【还特意拔高音量,谁知道这巡查使得身份,是真是假——意指绥安。】

    绥安置之不理,巡察使会意,朱大爷大概四十棍后出血昏迷(快死了),家人顶替,没人愿意,“那好办,先记下,伤好了再继续。”抬下去。

    知县怒,喊衙役上来攻击,被更多侍卫擒住,带下去,再来个人带县丞走,门一关,堂上就只有知县一个外人。“你要是早点质疑本宫,本宫还真拿不出证明身份的东西。”场景要具有压迫感。

    要表示,当官的不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团宠公主亡国后,新朝君臣火葬场简介 >团宠公主亡国后,新朝君臣火葬场目录 > 第七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