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2章 第2章


    朱元璋接过杯子咕噜咕噜几下,干脆一口饮尽。

    接着他长长出了一口气,擦掉额头上因辣而渗出的汗珠说道:

    “你的辣椒怎么做的这样辛辣?我平时也算挺能吃辣的,今日竟完全招架不住。”

    “呵呵,”

    朱英笑道,“这是因为我的辣椒都是自产的,天下也只有我能培育出来这么辣的辣椒品种。”

    这辣椒居然是自己种的?

    朱元璋心中微微惊讶,随即满心喜悦。

    种植辣椒的能力,足以证明他的孙子朱英熟悉农业事务。

    这和之前的秦始皇、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这些出身尊贵的开国君主有所不同。

    朱元璋本身是农家子弟,即便现在成为皇帝,也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根源,尤其是家人在元末乱世被活活饿死的情景。

    “不错,你确实是个好孩子。”

    朱元璋赞许地说。

    朱英却笑着回应:“就因为种了几棵辣椒就成了好孩子?那天下的百姓日出而作,靠田地为生,又该怎么评价呢?”

    本来只是礼貌谦让,没想到朱元璋直接追问:“那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

    这一问让朱英一时语塞,苦笑说道:“我不过随口一说,陛下何必认真。”

    朱元璋神色严肃,“当然要认真对待,我们原本就是依靠田地生存的人。

    在你眼中,这些普通百姓是什么?他们代表着什么?”

    随着这话出口,朱元璋身上展现出一种威严之感。

    朱英立刻肃穆起来,仿佛学生上课时被点名回答问题一般,急忙答道:“他们是天,是地,是家,是国;象征着华夏数千年文明,承载着华夏数千年传承!”

    朱元璋听罢颇为震撼。

    原本只想借此了解孙儿对天下百姓的态度,没想到竟得到一份完美的答卷。

    这种深度见解就连翰林院内的许多学士也未必能表达得出。

    他们通常强调民重君轻、皇帝应无为而治等观点,想引导明朝回到宋代士大夫共治的状态,若细问原因则难以作答。

    而此刻的答案出自一个尚未成年的大明嫡长孙口中,怎不让朱元璋惊喜?

    “这些观念是谁教给你的?”

    朱元璋询问。

    朱英答道:“是奶奶教导我的。”

    想到这位应该是亡妻、孝慈高皇后,朱元璋心中五味杂陈。

    确实,除她之外,还有谁能教育出如此优秀的后代?然而事实上,朱英只是为了搪塞,并非真正源于祖母教导,他不过是在撒娇罢了。

    提到了“奶奶”

    ,气氛突然转变,朱元璋不再多问,只默默低头发呆吃饭。

    见状,朱英也没打扰。

    庭院中古树荫下,爷孙二人无声用餐。

    但这一天注定不会安宁,门外传来的哭声打破宁静。

    朱元璋依旧无动于衷,朱英瞅了一眼爷爷,放下碗筷向外走去,推开院门迈出步子。

    秦淮河畔的街道上,此时已是人跪满地,哭泣声此起彼伏,回荡在每一个角落。

    他们的哭喊饱含深情,哀恸仿佛撕裂了天空。

    朱英目睹这一幕,心中满是震惊与不解。

    若是仅是几户人家如此悲伤,倒还好说,那或许是家中至亲离世所致。

    然而,眼下这场景——整整一条街的百姓,甚至远远望去连街尾的行人也一样跪地嚎啕。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简介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目录 > 第2章 第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