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情感考验
杨志国尴尬地咳嗽:"老人家,我们也是好意"
务婆突然唱起古歌,苍老的声音在鼓楼里回荡。吴晓梅轻声翻译:"歌里说,汉人来了带盐,苗人回赠银饰,两个民族就像"
"像榫卯。"龙安心突然说。
务婆笑了,从火塘里取出一块烧红的铁片,在银镯上轻轻一烙。奇怪的是,镯子不仅没损坏,反而浮现出隐藏的纹路——那是汉字的"合"与苗族的"蝴蝶"交织的图案。
"这是"杨雅瞪大眼睛。
"老祖宗留下的。"务婆说,"苗汉本是一家。"
夜深了,杨雅父女告辞。龙安心看见杨雅把那个合金手镯悄悄留在了鼓楼门口。
第二天清晨,龙安心发现合作社门口多了个包裹。拆开一看,是那本《营造法式》,里面夹着张纸条:
"我回省城了。文博会的展位已经安排好,产品不用改。——杨雅"
书页间还夹着个银饰设计图,这次是正宗的星辰纹,旁边用工整的小字标注:"每颗星十二道芒角"。
龙安心拿着书去找吴晓梅,发现她正在试用自己的新绣架。阳光透过窗棂,照在绣绷上——那是一幅正在成型的图案:汉式建筑与苗家吊脚楼通过精巧的榫卯连接在一起。
"这是"
"给你的回礼。"吴晓梅低头,耳根微红,"汉苗结合的。"
龙安心看见绣架一角刻着的那行"乌云不遮太阳",不知何时被人用朱砂描红了。而在阳光下,樱桃木的纹理中,那只雕刻的蝴蝶仿佛正在振翅欲飞。
清晨的露水还未散去,龙安心就听见染坊传来争执声。他循声走去,看见吴晓梅正和一个陌生男子对峙。那人穿着时髦的冲锋衣,脖子上挂着单反相机。
"我说了不能拍!"吴晓梅挡在染缸前,手指紧紧攥着靛蓝色的围裙。
"就拍几张素材。"男子晃了晃工作证,"省电视台的,准备给你们合作社做宣传片。"
龙安心注意到男子脚边的旅行袋里露出几包化学染料。他快步上前:"怎么回事?"
吴晓梅眼圈发红:"他要拍祖传的蓝靛配方。"
男子讪笑着递烟:"误会了。我们台里新栏目《非遗探秘》,想记录下传统工艺"
"用这个记录?"龙安心踢开旅行袋,里面滚出几个贴着日文标签的试剂瓶。
务婆不知何时出现在染坊门口,手里端着个陈旧的铜盆。盆里的靛蓝泥泛着奇特的紫光。
"后生,"她对电视台的人说,"想学染布可以,先把这个喝了。"
铜盆里盛着浑浊的蓝水,散发着刺鼻的气味。男子后退两步:"这这有毒吧?"
"苗家孩子学染布,都要先喝三口靛水。"务婆平静地说,"让颜色长在骨头里,染出的布才正。"
男子仓皇离开后,务婆把铜盆递给吴晓梅:"去把后院的布染了,今天日头好。"
龙安心这才发现,务婆的铜盆底部刻着繁复的纹路——那是记录蓝靛配方的密码,只有用特定角度的阳光照射,纹路才会在液面上形成完整的图案。
午后,合作社突然骚动起来。老织娘阿彩婆婆哭着说她的古法织布机不见了。
"昨晚还在仓房里的!"阿彩比划着,"那可是我陪嫁的物件,用了六十年的老家伙!"
龙安心检查仓房,发现门锁完好,但窗户的插销有被利器划过的痕迹。地上残留着几根化纤线头——合作社用的都是天然丝线。
吴晓梅蹲下身,从墙角捡起半片枯叶。龙安心凑近看,发现叶脉上被人用针扎出细密的小孔。
"是树叶信。"吴晓梅低声说,"隔壁县侗族人的手法。"
务婆闻讯赶来,盯着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