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8章 情感升温
    暴雨持续到第三天夜里,吴晓梅的高烧仍不退。务婆用百年棺材菌熬的药汤灌下去,只换来片刻清醒。龙安心守在火塘边,看着银针在桐油灯上消毒时泛起的青烟——这是苗医"热针"疗法,专治邪寒入体。

    "阿妈…银梳…"吴晓梅突然用苗语呢喃,手指在被面上划着星辰纹。务婆猛地抓住龙安心手腕:"她在唱《月亮歌》!这是姑娘向情郎表白的调子!"

    火塘爆出个火星。龙安心这才发现,吴晓梅指尖划的哪里是星辰,分明是鼓楼榫卯的接缝图样——他父亲当年教过他。

    天蒙蒙亮时,龙安心摸进合作社仓库。那根从洪水里抢出来的樱桃木还躺在角落,木质因浸泡泛着铁锈色。他掏出父亲留下的刨子,刀刃与木料接触的瞬间,熟悉的木香弥漫开来。

    "逆纹起刨,顺纹收刀。"父亲的声音仿佛在耳边响起。当第一片卷曲的木花落下,他忽然明白为什么苗家木匠都选樱桃木做嫁妆——这木头会变色,新刨时是嫩粉,氧化后变成血痂般的暗红,像极了姑娘羞红的脸。

    最难的是雕蝴蝶扣。龙安心对照着《苗疆工物志》里的图样,却总雕不出务婆银饰上的神韵。直到阿彩提醒:"吴姐绣的蝴蝶翅膀是左三右四的锯齿纹,跟书上反着。"他醍醐灌顶——那是吴晓梅独有的绣法,寓意"女左男右,三生四世"。

    清晨送绣架时,吴晓梅正喝下第三碗药。见龙安心进来,她慌得打翻药碗,褐色的药汁在绣架上洇出奇怪的图案——像极了对门坡的梯田轮廓。

    "我…"两人同时开口,又同时闭嘴。窗外突然传来芦笙声,是县歌舞团来拍宣传片。导演举着喇叭喊:"那位女同志,能不能穿上民族服装表演纺线?"

    吴晓梅还没应声,务婆先发了火:"发烧的姑娘碰纺车,是想让她魂灵被绞进去吗?"老太太抄起扫把赶人时,苗语骂句里的"断子绝孙"听得龙安心耳根发热——按古规,这话只能骂破坏婚约的人。

    直到歌舞团悻悻离去,龙安心才发现绣架底层暗格松动了。掀开一看,里面竟藏着张泛黄的照片:十五岁的吴晓梅站在鼓楼前,身旁是正在测绘的龙父,而少年龙安心在远处树荫下读书——那是他离开山村前最后一个夏天。

    照片背面用铅笔写着:"安心若回来,把绣架给他。"字迹是他父亲的。

    吴晓梅的眼泪砸在相纸上:"那年你走时,龙叔说…说你会带着新本事回来。"她手指抚过绣架边缘,那里刻着极小的苗文数字——是龙安心离家那天的日期。

    消息传得比山风还快。晌午时分,杨婶就提着腌鱼上门,鱼鳃里还塞着红纸——苗家说亲的规矩。阿勇更直接,把合作社的订单本拍在桌上:"龙哥,这批绣品订单得你们夫妻一起签!"

    最绝的是潘阿婆。老人翻出压箱底的"说亲歌",在合作社门口唱了整整一下午。当她唱到"樱桃木变红要三年,姑娘等你九年整"时,吴晓梅的耳垂红得能滴出血来。

    ---

    黄昏时,最后一滴雨从屋檐坠落。龙安心蹲在合作社门口修被雨水泡胀的木门,突然听见吴晓梅在里屋哼歌。那是改编过的《月亮歌》,新添的歌词用汉语唱着:"…樱桃木刻蝴蝶飞,九年光阴不辜负…"

    远处新修的公路上,一辆满载刺梨干的货车正驶向省城。车身上"仰阿莎合作社"的苗汉双语logo在夕阳下闪闪发亮,像极了绣架上那只振翅欲飞的蝴蝶。

    暴雨敲打瓦片的声音像千万颗银珠坠落。龙安心第三次更换吴晓梅额头的湿毛巾时,发现毛巾已经蒸腾起淡淡的热气。务婆从樟木箱底层取出的棺材菌呈现出诡异的血红色,在药罐里翻滚时散发出类似铁锈的腥味。

    "这是洞葬菌,"老人用银刀切片时,刀刃与菌体摩擦发出金属般的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简介 >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目录 > 第48章 情感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