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56章 云端梯田
升起一缕细烟。他突然理解了父亲当年修建鼓楼时的心情:站在高处看家园,会涌起一种奇怪的保护欲。

    "再往左一点!"小张的喊声把他拉回现实。

    龙安心艰难地调整姿势,配合工人固定设备。汗水流进眼睛,火辣辣的疼。不知过了多久,终于听见下面喊:"好了!"

    下树时他的腿已经发抖,掌心磨破了两处,血丝混着树汁,黏糊糊的。吴晓梅默默递来一块蓝靛布手帕,上面绣着星辰纹样。

    "快看!"小张突然举着手机欢呼,"有信号了!5g满格!"

    人群骚动起来,年轻人纷纷掏出手机。龙安心看见自己的华为手机右上角果然出现了那个小小的"5g"标志。他点开微信,民族大学教授发来的资料包瞬间下载完成——在深圳要加载半分钟的文件,这里只用了一秒。

    "龙哥,笑一个!"小张举起相机。

    龙安心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吴晓梅拉到枫香树下。她踮起脚尖,迅速拍掉他肩头的树皮屑,又把自己的银项圈摘下来挂在他脖子上。"咔嚓"一声,画面定格:满身树屑的龙安心站在刚装好的基站下,脖子上挂着苗银项圈,背后是参天的古枫香。

    谁也没想到,这张照片三天后会出现在县政府的宣传海报上,标题是"数字乡村建设典范:苗族青年勇攀高峰架设信息天路"。

    "现在可以直播了吧?"回合作社的路上,吴晓梅兴奋地问。她手里攥着教授送的智能手机,屏幕上还留着下载好的直播软件。

    龙安心点点头,掌心火辣辣的痛感让他想起深圳文博会的热闹场景:"试试看。"

    下午,他们在合作社门口架起手机。吴晓梅换上节日才穿的绣花衣,银饰擦了又擦。龙安心则穿上那件唯一没补丁的蓝衬衫——袖口还留着深圳酒店的洗衣标签。

    "开始咯!"他按下直播键。

    屏幕上的数字跳动了几下,最终停在"7"——其中3个是系统默认的机器人观众。唯一一条弹幕飘过:"作秀!现在哪有真苗绣?"

    吴晓梅的手抖了一下,碰翻了装酸汤的土碗。深红色的汤汁泼洒在正在绣制的嫁衣上,像一滩刺眼的血。她慌忙去擦,却把绣线也扯乱了。

    "别播了。"她低声说,苗语口音比平时更重,"我们像动物园的猴子。"

    龙安心默默关闭直播。院子里安静得可怕,只有几只母鸡在啄食晒着的紫米。他想起教授档案里的一句话:"文化传播不是表演,是对话。"

    第二天清晨,龙安心背着设备来到务婆家。老人正在火塘边煮茶,茶罐里飘出刺梨和野菊的混合香气。

    "阿婆,我想录您唱的古歌。"龙安心架好三脚架,"就是《洪水滔天》那段。"

    务婆眯起眼睛:"录了给谁听?"

    "给山外的人。"龙安心诚实地说,"他们没见过真的苗歌。"

    老人哼了一声,却出人意料地放下茶罐,整理了一下头帕。当龙安心按下录制键时,务婆的歌声突然响起,苍老却有力,像一股从地底涌出的泉水。没有伴奏,没有排练,九十二岁的老人就这样对着镜头唱起了创世史诗。阳光从木窗斜射进来,落在她银白的发髻上,像一顶天然的冠冕。

    龙安心用苗汉双语交替翻译歌词,讲到兄妹结婚繁衍人类时,他卡壳了——这该怎么向山外人解释?务婆却突然敲了下火塘边的铜壶:"怕什么?汉人的伏羲女娲不是亲兄妹?"

    当天晚上,龙安心把视频剪辑好上传。没有特效,没有字幕,只有务婆布满皱纹的脸和时而激昂时而低吟的歌声。他随手了几个民族学相关的账号,然后关机睡觉——明天还要去查看刺梨地的长势。

    三天后的早晨,龙安心被手机提示音吵醒。吴晓梅在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简介 >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目录 > 第56章 云端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