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73章 手艺传承
鼓楼大门虚掩着。龙安心推门而入,里面黑漆漆的,只有几盏油灯微弱地亮着。借着灯光,他看到鼓楼内部结构——四根主柱支撑着复杂的梁架系统,顶部是八角形的藻井,工艺之精妙令人叹服。

    "这就是鱼尾燕口榫"

    龙安心走近东北角的主柱,父亲笔记中提到的那根。柱子上确实刻着那个神秘符号——"龙"字与"蝴蝶妈妈"的结合体,比他之前看到的草图更加精美。他伸手抚摸那些刻痕,木头因年代久远而光滑冰凉。

    突然,一阵眩晕袭来。龙安心踉跄了一下,手中的铁盒"咣当"一声掉在地上。他这才意识到自己从早上起就没吃东西,加上冻伤未愈,体力已经透支。

    "小心!"吴晓梅扶住他,手电光照在他苍白的脸上,"你脸色好差。"

    "没事"龙安心弯腰去捡铁盒,眼前却一阵发黑。他隐约听到吴晓梅的惊呼,然后世界天旋地转

    醒来时,龙安心发现自己躺在火塘边的褥子上,身上盖着厚厚的苗绣被子。铁盒安然放在枕边,锁扣已经被打开。

    "你醒了?"吴晓梅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她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汤药走近,"喝下去,补气血的。"

    龙安心撑起身子,急切地问:"铁盒里"

    "银钥匙在,"吴晓梅点头,"还有这个。"她递过一张泛黄的照片。

    照片上是一个年轻女子站在鼓楼前,怀里抱着一个婴儿。龙安心瞬间认出了母亲——比吴老根那张合照上成熟了些,但笑容更加明亮。她怀中的婴儿

    "这是我?"他声音发颤。

    吴晓梅点点头:"背面有字。"

    龙安心翻过照片,背面是母亲娟秀的字迹:"安心周岁,青山摄于鼓楼。愿此楼永立,如吾儿茁壮。1984年冬。"

    一滴泪水砸在照片上。龙安心急忙用袖子擦拭,生怕损坏这珍贵的影像。这是他第一次看到自己与母亲的合影,也是第一次知道自己的名字与这座鼓楼有关。

    "钥匙呢?"

    吴晓梅从腰间取下一个小布包,小心地打开。里面是一把银光闪闪的钥匙,约三寸长,一端刻着精致的蝴蝶纹,另一端确实是汉字变体。与父亲笔记中的描述完全一致。

    "这钥匙有什么用?"龙安心接过钥匙,沉甸甸的,触手生凉。

    "阿爸说,它能打开鼓楼的魂心锁。"吴晓梅指向窗外鼓楼的方向,"在最顶层的主梁下方,有个暗格,里面放着鼓楼的生辰八字和建造者的名字。"

    龙安心想起父亲笔记中提到的"魂心牌"。如果真如吴老根所说,这把钥匙能揭示更多关于曾祖父和这座鼓楼的秘密。

    "我想现在就去看看。"

    吴晓梅按住他:"不行,你还在发烧。而且"她犹豫了一下,"阿爸说要等墨师来了才能动鼓楼的结构。"

    "墨师?"

    "蒙阿公,92岁了,是这一带最后的传统墨师。"吴晓梅的眼中流露出敬畏,"他年轻时参与修建过七座鼓楼,懂所有古法。"

    龙安心想起父亲笔记中多次提到的"墨师"——苗族建筑大师的尊称,掌握着古老的营造技艺。如果能向这样的人物请教,对修复鼓楼肯定大有帮助。

    "他什么时候到?"

    "明天中午。"吴晓梅帮他掖了掖被角,"现在你好好休息。"

    龙安心躺回去,银钥匙紧握在手中。窗外的鼓楼在月光下静静矗立,仿佛在守护着某个跨越世纪的秘密。

    ---

    第二天清晨,龙安心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开门一看,是气喘吁吁的阿朵。

    "安心哥!不好了!鼓楼鼓楼歪了!"

    龙安心心头一震,抓起外套就往外冲。晨雾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简介 >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目录 > 第73章 手艺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