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90章 监护之权
用梦传话。"吴晓梅突然说,手指轻轻划过键盘,"特别是遇到难关的时候。"

    龙安心怔住了。他从未告诉过吴晓梅自己梦见了父亲。

    "他说什么?"吴晓梅问,眼睛却看着屏幕上闪烁的光标。

    "他说"龙安心努力回忆梦中的细节,"榫头太紧会裂,太松会散。"

    吴晓梅的嘴角微微上扬:"汉人木匠也懂这个?我以为只有我们的墨师这么说。"

    晨光透过窗户洒在办公桌上,照亮了电脑旁那枚银蝴蝶胸针——吴晓梅不知何时把它别在了衣领上。龙安心突然明白了父亲梦中的隐喻。他扑向键盘,迅速修改着协议条款:

    "看,我们把监护权设计成活态传承——购买者不仅赞助项目,还能推荐学徒人选,参与年度文化评估"

    "但不能干涉具体传承方式。"吴晓梅补充道,银蝴蝶随着她的动作微微颤动,"歌师教什么、怎么教,必须按古规来。"

    两人工作到日上三竿,直到办公室门被推开。合作社的会计小张慌慌张张冲进来:"龙总!民宗局的车到村口了!"

    龙安心最后检查了一遍方案,点击保存。打印机开始嗡嗡作响,吐出一页页全新的《民族文化数字监护计划》。他注意到吴晓梅悄悄将银蝴蝶胸针取下来,放进了抽屉里。

    "不戴了?"他问。

    吴晓梅摇头:"今天只讲规矩,不谈情分。"

    ---

    民宗局的检查比预想的更严格。会议室里,王局长带着三个科员逐页审查合作社的账目和项目书,计算器按键的嘀嗒声像定时炸弹的倒计时。

    "这个数字歌师项目,还是变相的nft。"王局长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冷光,"只不过换了个名头。"

    龙安心深吸一口气,将连夜修改的方案推过去:"王局,这完全不同。nft是虚拟商品交易,而我们是文化监护计划。您看第七条——"

    他指向特意用红字标注的部分:"所有收益的20自动转入非遗保护专项基金,监护者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这完全符合《非遗法》第二十六条关于衍生权益的规定。"

    王局长皱眉翻阅文件,突然停在某一页:"这个杨胜银是什么人?为什么给他每月发八千块?"

    "雷山最后的传统银匠。"吴晓梅接过话头,"我们合作社聘请他做技术顾问,昨天刚签的合同。"她从文件夹里取出杨公按了银印的协议,"包括带徒授艺和工艺复原。"

    一个年轻科员凑过来看那份独特的合同——汉文条款旁边是吴晓梅手写的苗语译文,最下方除了签名和银凿划痕,还有杨公按的鲜红手印。

    "这合法吗?"科员小声问。

    "比公证处还牢靠。"龙安心微笑,"杨公说银印比法律长久——他祖父民国时期打的银器,到现在印记还清晰。"

    王局长不置可否地哼了一声,继续翻看文件。当他看到"文化监护权不可转让、不可炒作"的条款时,眉头终于舒展了些。

    "那你们已经预售的七百多单怎么处理?"

    "全部转为监护计划。"龙安心调出电脑上的转换页面,"原购买者可以选择退款,或者升级为终身监护会员,享有——"

    "不要搞会员制!"王局长突然拍桌,"就是这种分级权益最容易出问题!"

    会议室一片死寂。龙安心感到喉咙发紧,余光瞥见吴晓梅的手指在桌下悄悄比划着苗绣的针法——这是她紧张时的小动作。

    "那就平等监护权。"龙安心突然说,"每人限购一份,同等权益。我们设置智能合约,自动锁定二次交易。"

    王局长与其他科员交换了眼色。年长些的女科员小声说:"其实这个模式有点像故宫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简介 >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目录 > 第90章 监护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