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16章 百家谷

    "不够,"龙安心摇头,"光是拖欠的工资就要四万多,更别说下个月的生产资金"

    务婆突然起身,走向墙角那个樟木箱——龙安心认出就是装银饰的那个。老人家从怀中掏出一把古老的钥匙,打开箱子最底层的暗格,取出一个红布包裹。

    "加上这个。"

    红布展开的瞬间,龙安心倒吸一口冷气——三枚银光闪闪的元宝,每枚都有鸭蛋大小,底部铸有"光绪年月"的字样。

    "这这起码值十几万吧?"龙安心不敢碰,"您确定要拿出来?"

    "放在箱子里是死钱,"务婆将元宝推向他,"拿出来才是活水。"

    吴晓梅看起来比龙安心还要震惊:"务婆,这是您的嫁妆"

    "我嫁给了这座山,"老人家用苗语说了句什么,然后转向龙安心,"明天开始讨谷。你跟着学。"

    雨停了,但龙安心心中的风暴才刚刚开始。回到自己的木屋,他打开笔记本电脑,试图设计一套"现代化改良版"的筹资方案——电子化登记、股权证书、还款计划表屏幕上的excel表格越来越复杂,但他的心却越来越乱。

    "还没睡?"吴晓梅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她手里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汤,"阿妈煮的姜茶。"

    龙安心接过碗,指尖碰到吴晓梅的手,冰凉而粗糙。他这才注意到她的眼睛布满血丝,显然也是一夜未眠。

    "我在想怎么规范这个讨百家谷,"龙安心转向屏幕,"至少要有个书面协议"

    吴晓梅放下碗,突然合上笔记本电脑:"不行。"

    "什么不行?"

    "不能写。"她坚定地说,"讨百家谷靠的是信任,不是纸。"

    龙安心刚要反驳,吴晓梅已经从他书架上抽出一本《苗族古歌集》,翻到某一页指给他看。那是一首名为《借谷歌》的古谣,歌词大意是:借人一碗谷,还人一箩筐;借人一句话,还人一辈子。

    "我们苗人重言不重字,"她轻声解释,"写在纸上的债冷冰冰,记在心里的债有温度。"

    龙安心想说现代社会就是建立在契约精神上,但看着吴晓梅疲惫却坚定的眼神,他突然失去了争辩的力气。也许这正是林妍丈夫那种商人能够轻易毁约的原因——他们把承诺锁在合同条款里,却忘了锁进心里。

    "好,"他最终妥协,"按你们的规矩来。但我得有个记录方式,不然会乱。"

    吴晓梅点点头,从腰间解下一个绣花小袋,倒出几十根长短不一的彩色绳子和几块小木片:"用这个。"

    "这是?"

    "记账苗族的法子。"她拿起一根红绳开始打结,"一个结代表一户,大结是大户,小结是小户。"又指向木片,"这上面刻的道道代表数量。"

    龙安心试着学她打结,但手指笨拙得不像自己的。那些看似简单的绳结实际上复杂无比,不同的缠绕方式代表不同的家庭和出借数量。吴晓梅耐心地教了他三遍,他还是把"吴家"和"杨家"的记号搞混了。

    "算了,"吴晓梅收起绳子,"明天我跟你一起去。"

    天刚蒙蒙亮,讨百家谷的行动就开始了。务婆打头,吴晓梅提着竹篮,龙安心背着装满绳结工具的布包。第一家是寨子最东头的阿勇家——吴晓梅的堂弟,昨晚质问龙安心最凶的那个。

    出乎意料,阿勇二话不说就量了满满一竹筒紫米倒进吴晓梅的篮子,还额外抓了一把干香菇。"我婆娘说合作社的菌包好,"他腼腆地解释,"明年多分我们几包就行。"

    龙安心刚想摸笔记本记下,被吴晓梅一个眼神制止。她取出一根蓝色绳子,打了个特殊的结递给阿勇:"记得住吗?"

    阿勇咧嘴一笑,把绳结系在门楣上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简介 >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目录 > 第116章 百家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