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3章 吟诗作对,附庸风雅
,这可有些棘手了。

    府上的伙食向来丰盛,尤其是他口味偏重,偏爱那些下饭的菜肴。

    他自己每日忙于种地、锻炼,还要与一众姬妾切磋武艺,消耗巨大,自然不用担心。

    可这小侄女来府上还没多久,整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每日好吃好喝,原本就有些婴儿肥的脸庞,如今更是圆润了几分。

    这可如何是好?

    自大唐以来,我中原大地便不再以胖为美,哪怕到了后世也是如此。

    若自家侄女真成了那珠圆玉润的杨玉环,岂不是更难找到婆家?

    想到这里,胡惟庸顿时觉得明日的栖霞寺之行又多了一层意义。

    至少得让这丫头多走走、多运动运动才行。

    一夜过去。

    次日,府上用过早膳后,胡惟庸便带着侄女,登上了前往栖霞寺的马车。

    随行的还有十名府上护卫。

    这并非胡惟庸摆排场,而是为了安全起见。

    不多时,马车在一路颠簸中终于停下,胡惟庸跳下车,抬头望去。

    “嚯,不愧是千年古刹,果然气势非凡!”

    “馨月,走,先把你安顿好!”

    胡馨月并非独自出行,作为胡府的侄女,自然也有府上安排的丫鬟随行。

    昨日听到胡惟庸那番言论,胡馨月便知伯父对佛法并无半点敬意。

    于是,她向胡惟庸行了一礼,道:“伯父便在庙中散散心吧,侄女有侍女陪着,先去求签,若完事了,便在马车这儿等伯父便是!”

    看着这位因外出而面纱遮面的侄女,以及一旁的两名丫鬟,胡惟庸也觉得在栖霞寺不会出什么岔子,便挥手告别了。

    叔侄二人在寺门口分别,一个前往前方大殿拜佛求签,另一个则背着手四处闲逛起来。

    胡惟庸有一件事从未对任何人提起,那便是他上辈子,其实曾来过栖霞寺。

    不过,那时的栖霞寺,与如今明初的寺庙,自然有许多不同之处。

    胡惟庸对这几百年的对比越发感兴趣。

    许久未出门的他,今当出来散心,感觉倒也还不错。

    逛着逛着,胡惟庸却发现这庙里的读书人似乎多得有些离谱。

    这究竟是和尚庙,还是书院?

    难不成如今的和尚僧衣、不剃度,反倒穿上了士子服、戴上了发冠?

    他仔细一瞧,凑到几个满脸虔诚的士子旁边,竖起耳朵一听,这才明白。

    原来府试将至,这些学子觉得今年的考试格外诡异,光靠勤学苦读似乎不太靠谱,索性来庙里烧香拜佛。

    既然正路靠不住,或许歪门邪道反而能有些奇效。

    弄清楚情况后,胡惟庸倒也没嘲笑他们。

    上辈子自己高考前不也烧香拜佛?大学期末考试时,转发锦鲤、放好运来之类的荒唐事,不也干过?

    说到底,不过是求个心安罢了,无伤大雅。

    胡惟庸笑了笑,继续在庙里闲逛。

    不知不觉间,他走到一个角落,看到一群学子正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

    看那样子,倒不像是讨论学问,反倒像是在开诗会。

    这种热闹,胡惟庸之前可没见过,当即兴致勃勃地走了过去。

    (本章完)

    ---

    上辈子看历史题材的网络时,总少不了诗会写诗、装逼打脸的桥段。

    起初,胡惟庸还觉得新鲜。

    可每本都如此,他就觉得厌烦了。

    怎么还没完没了了?

    这帮人就不能换个套路?

    等胡惟庸自己真来到大明后,他才发现自己错了——这套路还真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简介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目录 > 第23章 吟诗作对,附庸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