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沙海沉船
又壮观,仿佛在诉说着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古老故事,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吴邪眯着眼,借着冷烟火那微弱却又顽强的余光,仔细地打量着四周的地貌地形。他的目光像是被什么牵引着,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缓缓游走。突然,他的眼神定住,脑海中像是闪过一道光,他意识到,这里在久远的古代,应该是一条条宽阔的河道。想象中,曾经这里河水奔腾,千帆竞渡,一片繁荣景象。
他仿佛看到了那艘远古巨船,威风凛凛地行驶在这河道之中,却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不幸触礁。时光悠悠流转,经历了无数次沧海桑田的变迁,曾经蜿蜒奔腾的大河渐渐干涸,最终变成了如今这万里无云、黄沙漫天的戈壁。而那些曾经隐匿在水中的礁石,在漫长的地壳变迁中,一点点被抬升,高出地面许多,最终变成了现在眼前这些嶙峋的岩山,也因此造就了这令人称奇的“半月拥古舟”的神奇景观,大自然的力量,实在是太过震撼和不可思议。
这时,阿宁动作麻利地扒着船舷,将手中的手电打开,强烈的光柱直直地照向船里面。大伙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光亮吸引,满心好奇地凑过去张望。只见船里堆积着大量被淤泥紧紧裹着的东西,形状各异,让人忍不住猜测里面究竟藏着什么秘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陶罐,东倒西歪地散落其中,虽然被淤泥沾染,但依旧能隐隐看出它们曾经的古朴与精美。
阿宁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沉默,她语气中带着几分惊喜与笃定:“这好像是艘去往西域的古商船,这可是个重大的发现!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西域没有水路运输呢。”
陈墨听了,微微皱起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我记得曾经看过一些杂志,上面说丝绸之路一共有三条,现在看来,恐怕不止这些。”
吴邪接着话茬,点头应道:“这个我也知道,西汉时期,都城长安(东汉时则为洛阳)作为丝绸之路的,承载着无数的希望与梦想,开启了这段伟大的商贸与文化交流之旅。从这里出发,商队沿着河西走廊徐徐前行,这条走廊,两侧皆是广袤无垠的沙漠与戈壁,却因丝绸之路的存在而充满生机。当行至玉门关或阳关时,道路一分为二,形成了着名的南北两道。
南道依傍着昆仑山北麓蜿蜒伸展,沿途经过鄯善,这座古老的城市在历史的风沙中曾见证过无数的商队往来,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再到于阗,这里以精美的玉石闻名遐迩,无数美玉顺着丝绸之路被运往中原乃至更远的地方。商队一路向西,翻越葱岭这一险峻之地,最终抵达大月氏、安息等国。在那些遥远的国度,中国的丝绸、瓷器等精美货物受到了热烈的追捧,成为了贵族们竞相收藏的珍品。
北道则沿着天山南麓延伸,途经车师前国,这里曾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为往来商队提供补给与休息之所;还有龟兹,其独特的音乐和舞蹈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精神世界。继续前行至疏勒,从这里越过葱岭,便能抵达大宛、康居、奄蔡等国,若再往西,甚至可以抵达遥远的大秦,也就是罗马帝国。传说汉武帝时期,为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张骞肩负着重大使命,踏上了未知的征程。一路上,他遭遇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复杂的民族关系以及各种未知的危险,历经千辛万苦,两次出使西域。虽然最终未能达成军事联盟的初衷,但他却如一位开拓者,开辟了中原与西域各国交往的通道。此后,汉朝与西域各国使者、商旅往来日益频繁。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通过此路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方,罗马贵族对中国丝绸爱不释手,他们惊叹于丝绸的精美与柔软,甚至将中国称为“赛里斯”,即丝国。与此同时,西域的葡萄、石榴、核桃、苜蓿等植物,以及乐器、杂技等文化,也传入中原,让中原大地焕发出新的活力,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