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0章 牢骚遍野
    不是说你的学问一直不错吗?

    这怎么连你也败了?

    而且刚出考场就这么说失败,这分明不是谦虚,而是真的失意啊。

    啧啧,之前还以为这小子很有希望呢。

    不过,嘉定县令虽然心里腹诽,但还是装作一脸担忧地问:

    “怎么会这样?”

    “没关系的,你祖父教你这么多年,直到今年才让你出来试试,估计也是为了不错过这次恩科的机会。”

    “要是成功了最好,不成还有下次,无妨!”

    这一句话不要紧,段林真是憋不住了,眼眶湿润,声音沙哑地说:

    “大人,我现在心里很痛苦!”

    “我学了这些年,进了考场居然连破题的头绪都没有,太让人失望了!”

    嘉定县令一听,顿时愣住了。

    喂,你是怎么回事啊,连破题的思路都没有?

    再看看周围和其他士子的交流,一个个垂头丧气,唉声叹气,心里一紧。

    他也经历过科举,自然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那就是题目太难,难到大家都想不出答案,才会这样。

    正好这时,考场里走出来一名士兵,把一张空白试卷贴在墙上,嘉定县令赶忙上前看。

    一看题目,他也愣住了!

    嗯,没事了!

    说实话,如果他是考生的话,估计会骂得更凶。

    这种题目,就算是先生看了也会跳楼的。

    ------------

    不只是江南的考生在哀号,整个大明朝的疆域内,仔细一听,到处都是士子的抱怨声。

    真是被坑惨了啊。

    科举不是一家一姓的事。

    虽然自家今年没士子参加,但明年呢?后年呢?

    只要家里有孩子的,都要关注每年的科举。

    更别说那些家里已经启蒙的孩子了,更是关心。

    就算是一般的百姓,知道科举和自己没关系,也会多听听。

    当作趣事听听也好啊,多好的八卦。

    可是听着听着,他们就越发迷茫了。

    在酒楼或是客栈,但凡今年参加考试的书生,没有一个不咒骂的。

    “正理兄,你是最有经验的人,你说说,这题目算不算正经?”

    被称为正理兄的青年不过二十出头,但脸上写满沧桑。

    听了这话,他苦笑着饮尽杯中之酒。

    “哎呀……正经?”

    “这特么还分正经不正经?”

    “这是生死存亡的问题。”

    “你们在考场见过多少人考完后看到考场就两腿发软的?”

    “那些都是被吓的,他们以为每次科考都这么难!”

    “别说他们了,要不是我两次侥幸入考,真正体验过科考,我都快崩溃了!”

    旁边的学生听到这里也不禁打了个寒战。

    一想起当时最后一题的诡异,就觉得全身冰凉。

    那种感觉,像是对人生的质疑,觉得自己寒窗苦读多年全白费了,自己一无是处的绝望。

    正理兄这么一提,就像揭开了心底未愈合的伤口,再次撕裂开来,那感觉真是难以形容。

    一位突然红了眼眶的学生猛地举起酒杯,甚至举到了头顶,用沙哑的声音说道:

    “正理兄,李某敬你!”

    “多谢你的宽慰与开导,否则我从考场出来就投河自尽了!”

    “敬你!”

    说完,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受此影响,连续好几个学生恍然大悟般接连敬酒。

    正理兄被这一幕弄得措手不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简介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目录 > 第10章 牢骚遍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