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6章 声名鹊起的陈近南
  娘的,难怪那些穿越到古代的同行们都少不了这种抄诗装逼的桥段,当初觉得尴尬,如今回味起来却格外痛快。

    尤其是礼部官员的评价,与普通学子的视角截然不同,听起来简直让人上瘾!

    “张主事,真没想到平日里稳重如山的你,居然还能写出一手好飞白!”

    被调侃的,是礼部某司的一位主事。

    别看官职不高,但毕竟是礼部这等“清贵”衙门出身。

    在外人眼中,那可是无数人争相巴结的对象。

    可在礼部内部,他不过是个小字辈罢了。

    这不,被老前辈一膀赞了一句,张主事立马就谦虚了起来,赶紧回应:

    “是张某冒失了,不过这首《临江仙》确实让张某心动不已,实在忍不住啊!”

    夸他的老前辈也是位主事,不过在这个位子上已经稳坐了快十年,送上去、送出去的侍郎、尚书不计其数。

    就冲着这份交情,礼部上下也都敬他三分。

    关键是,这位赵姓老前辈,除了稍微好点面子,为人处世真是没得挑。

    因此,听到他一句“平日里四平八稳”的评价,张主事差点笑出声来。

    赵主事夸张主事不过是顺带,但这幅字,他却是真心看上了。

    “张主事,赵某轻易不开口,但这幅字实在是让赵某心醉不已啊!”

    “字好、词更好,《临江仙》气势磅礴,飞白的笔法更是锦上添花,赵某真心喜欢!”

    “可否割爱?”

    不过是一幅自己随手写的字,成本几乎为零,老前辈开了口,哪有不给的道理。

    接过这幅刚写好的《临江仙》,赵主事一边看着一边感叹道:

    “赵某昨日才听到这首词,初听之下便心生欢喜,自己在家也临摹了一二。”

    “可惜…赵某的字只能说工整,匠气太重,配不上这等好词。”

    “飞白就好,浓淡相宜,配上全篇说史却不提一个史字的文风,真是绝配啊!”

    “谢了,替赵某告个假,我得先送去装裱!”

    张主事没想到老前辈对自己的字如此推崇。

    虽然他清楚,这里面八成的功劳还是那首《临江仙》!

    胡惟庸躲在一旁悄悄看完了全程,心中那叫一个痛快。

    瞧瞧,在文化人眼里,一般的字都配不上自己抄来的《临江仙》了。

    啧啧,要是将来马甲被揭开了,众人会是什么表情?想想都觉得有趣。

    最重要的是,这几天在礼部,胡惟庸旁敲侧击地打听了下。

    身为考官与今科学子接触,有没有什么避讳的。

    结果,久在礼部混的老官僚们都表示,此事并无大碍。

    说白了,人都有个三亲六戚的,尤其是官宦人家,家里、族里有个正好科考的再正常不过了。

    那难不成还不回家了不成?

    只要没泄题,那就没事。

    众人纷纷表态,胡惟庸心中的最后一丝疑虑也随之消散。

    既然大家都不在意,我又何必多此一举?

    开个小号算违法吗?

    显然不算!

    那写首诗词呢?

    当然也不违法!

    如此一来,他根本无事可虑。

    毕竟,他也没料到这首《临江仙》会在短时间内风靡应天府。

    至于他作为科举主考官,与几位学子有所往来,那更是小事一桩。

    非亲非故,且在大庭广众之下,他怎么可能泄露考题?

    解开心结、驱散最后的阴影后,胡惟庸继续在礼部悠闲度日。

    听着路过的礼部官员偶尔对陈近南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简介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目录 > 第26章 声名鹊起的陈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