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6章 杀回211厂
人处世滴水不漏,方方面面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这个试飞员很好。

    试飞员的人事关系不在厂里,但是厂里的评价是直接影响试飞员的升迁什么的。

    贺明飞送调查组往晨光厂去,两台212吉普车很快消失在远处的拐角。

    食堂外,武达民缓步走出来,看到了212吉普车的刹车灯亮了一下,随即消失。

    他的助理小跑着过来,低声说,“老师,沈厂长那边已经知会过了,他表态说保证守口如瓶。”

    武达民凝视着前方,微微摇头,“有出口项目这个名头,沈杰扛不住压力的。”

    助理顿时紧张了,声音越发低了,他说,“那怎么办?985厂一旦知道前起落架的供货是我们促成的,一定会把罪名按在我们头上的。”

    “老师,歼八项目迟迟未能定型,部里已经很不满了,再出这样的事情,我们恐怕就……”

    武达民冷冷地扫了助理一眼,道,“你慌什么?全东大最出色的飞机设计师都在我们所里,歼八项目再慢,也是唯一的新型战机项目。”

    “101所那几个泥腿子设计师,他们能搞出什么东西出来?”

    “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了,每逢大事有静气,遇事要冷静。主动权一直掌握在我们手里,没有什么恐怕。”

    助理低头称是,忍不住说,“老师,有几句话,我不吐不快。”

    武达民看着最得意的学生,温和地说,“你是我最看重的弟子,有什么不敢跟老师说的,畅所欲言。”

    助理组织了一下语言,沉声说道,“歼八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机身拉长后导致的配重失衡,从而导致空速不代表。我觉得宋工此前提出的方案是比较合适的,采取他的气动布局方案进行调整,相信是能够满足空军提出的指标要求的。”

    提到宋文忠,武达民的脸色就很不好看了。

    武达民是1913年生人,是民国时期的大学生,父亲是学者,母亲是大学教授,祖父是晚清秀才,书香家庭,江南世家。他今年已经65岁。

    而宋文忠,今年才四十五岁,十四岁参军,参加过解放战争,后来推荐到航空工业学校读书,是新东大自己培养出来的第一代飞机设计人才。

    在武达民这帮人眼里,宋文忠这批人就是泥腿子,无任何底蕴可言。

    甚至就基于这样的歧视,宋文忠提出的多种方案,都被武达民毙了,武达民作为211厂飞机设计所所长、总设计师,生杀大权在他手里。

    宋文忠不是主动申请调到985厂的,而是武达民授意下面使绊子,把他给排挤出去了。

    军人出身的宋文忠信仰坚定,困难再多,也要想尽一切办法克服,为新东大航空事业做贡献。

    可惜,211厂没有他的容身之处。

    此时,助理提起了宋文忠的方案,武达民就像是被一根刺扎到了心里一样,非常的不舒服。

    助理也不知道是看不出武达民的情绪变化,还是他真的不吐不快,他继续说,“姚师叔的涡扇-6搞了整整十年,现在还停留在地面测试阶段,而且地面开车运行时间只有一百多个小时。老师,其实大家都知道,歼八是等不了涡扇六的。”

    “宋工提出用涡喷-13p,这是很成熟的方案,两台涡喷-13p的推力,能满足空军提出的25马赫的最大平飞速度指标。下面就是气动布局调整的问题。”

    武达民听不下去了,愠怒道,“行了。老姚的涡扇-6是对标西方各国第三代涡扇航空发动机的重大项目,我国技术底子薄弱,搞个十年八年没能定型,那是很正常的。”

    “按照你姚师叔的计划,五年内定型没有问题。发动机是飞机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为先进发动机等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六代机!简介 >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六代机!目录 > 第16章 杀回211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