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章 第三章
李武收敛心神,专注倾听。

    “这几天可能会有命令下达。”

    谭渊郑重说道。

    李武立刻领会其意:“明年又要前往北方?”

    谭渊点头确认:“没错,最晚十天内会有命令,召集军队回营训练,明年春天北伐,这次很可能是燕王亲自统帅,这是殿下首次主持这样的行动,我们这些侍卫军若出了差错,想必不用多言。”

    李武立即起身拱手:“谭大人请放心,属下定当尽责。”

    同时,脑海中开始思考。

    去年升任凉国公的蓝玉刚刚在捕鱼儿海取得大捷,彻底击溃了北元的小朝廷,如今北元四分五裂,已无太大威胁,今年便让燕王出征,可见皇帝对功臣的防范之心以及对儿子的信任显露无疑。

    想想也合理,不然后世怎会有九王守边的局面,那些藩王几乎控制了大部分明朝边疆部队,只是不知此刻蓝玉是否感到背后发凉。

    大概现在还未意识到,身为朱标派系的军事领袖,蓝玉或许认为凭借功劳自满即可安然应对藩王势力。

    可惜朱标英年早逝。

    思绪间,只听谭渊语气温和却意味深长地说:

    “你手下有个叫胡长勇的还在闹腾?你有何打算?”

    胡长勇在旗中仅次于李武的父亲,甚至曾不服李武的父亲,性格颇为高傲,最近李武汇报工作时,他一直称李武为“小屁孩”

    ,让李武颇为不满。

    但如今的李武已非昔日吴下阿蒙,过去他经历不多,而现在则完全不同,他认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胡长勇不会给自己制造太多困扰。

    因此,李武毫不犹豫地道:“谭大人有何吩咐?”

    却不料话音刚落,谭渊眉头微蹙。

    他盯着李武,沉默良久后重新开口。

    谭渊与李武的父亲交情颇深,他对李武并非冷眼旁观,只是军中威信无法依靠他人施舍,即便今日可将胡长勇调走,明日还有张长勇、李长勇接踵而至。

    若李武自身无能,终将无人相助。

    谭渊言辞愈发凝重,其中暗含对李武的责备之意,毫不掩饰。

    “倘若出征之前你仍未赢得众人之心,纵使辜负你父期望,这总旗之位我也必将交付于更有能力者。

    总旗统率的军队绝不可如散沙般踏入战场。”

    李武闻言一惊,随即意识到先前谭渊的询问意在试探。

    他不愿不明不白地失去职位,急忙认真陈述自己的计划:“谭大人无需调动胡长勇,我欲以其为例,警示众人。”

    “如何行事?”

    “先剥夺其职权,再磨砺其意志。”

    “胡长勇久经沙场,在你部下中亦颇具威望,你可曾思虑周详?”

    谭渊目光炯炯地看着李武。

    李武坦然迎视,良久之后,谭渊才移开视线。”好,我就拭目以待你的表现。”

    ……

    三日后,归营的命令已然下达,北平城顿时笼罩在一种紧张的氛围之中。

    张玉清等人未曾料到命令如此迅速,听闻之后各自沉默地注视着李武,不知该说些什么。

    毕竟军户的命运便是上战场,多言无益。

    李武本想宽慰几句,却意识到言语难以安抚,只能无奈一笑,转身步入庭院整理思绪。

    尽管他早已做好心理准备,但当真正面对归营时,内心依旧泛起波澜。

    作为和平年代成长起来的人,他虽不至于畏惧战场,却难掩内心的不安——既害怕死亡,又期待战场上的辉煌。

    张玉清望着李武的背影,默默帮他收拾行装,而二贤则带着孩子们静静观察着李武的一举一动,心中各怀心思。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简介 >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目录 > 第3章 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