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七章
武思索片刻,问:“是为了骑马吗?”
老三脸微微泛红,随即摇摇头:“不光是为了骑马,主要是我不想干那些粗活,我想加入正式军队,建立功业。”
军中的粗活一般由军户家多余的劳力承担,战时负责运输粮草之类的工作。
“正军有危险。”
李武说道。
老三毫不犹豫地说:“我知道,我不怕,要让家里出人头地,不就得在战场上拼吗。”
“就不能做点生意之类的事吗?不用纠结我们家是不是军户。”
李武问道。
老三想都没想,直接摇头。
李武陷入沉默。
他突然又感受到了一种名为长兄的责任感。
他上辈子没有弟弟,也没有孩子,从未为别人的人生做过决定。
他并不认为自己一定能为老三做出正确选择,但作为长兄,他不得不慎重考虑,为老三挑选一条适合的道路。
投身军旅如何?
从历史来看,这无疑是明智的选择,日后靖难时期的众多功臣大多出身行伍。
但李武心中却没底,他不确定老三能否在残酷的战场上存活下来。
老三性格急躁,血气方刚,甚至还未建立起完整的思维框架。
如何确保他能够活着回来,参与分享朱棣的胜利成果呢?
就连李武自己也不敢保证能全身而退。
然而,真的要拒绝老三的愿望吗?
老三注定要支撑自己的家庭,繁衍后代延续香火。
如今仅仅因为他可能面临危险,就将这条通往辉煌的道路封闭,是否太过草率?
“你有没有跟母亲提过?”
李武问。
老三摇头答道:“就算告诉母亲,她还不是得跟你商量吗?所以我打算先问问你。”
李武长叹一声,拍拍他的肩膀说:“你还年轻,这件事再等等再说,再过两三年,如果你依然坚持想从军,我一定会支持你。”
老三憨厚地笑着点头答应。
看着老三,李武内心始终不安,思索片刻后叮嘱道:“父亲教你的那些拳脚功夫别忘了,闲暇时多练习。
还有你二姐、老四、老五以及小六,以后在家里你也带他们一起锻炼。”
“女孩子练这些做什么?”
老三疑惑不解。
李武抬头望向天空,旁人或许不知,但他清楚得很,将来北平局势堪忧,连王妃徐妙云都曾率领家眷登上城头拼杀。
未雨绸缪总是没错的。
想到这里,李武忽然意识到,自己是不是也应该提前做好准备?既然知道靖难不可避免,为何不预先规划一些应对措施?
让这场变故少些波折。
越想越入迷,李武陷入沉思。
……
转眼到了大年初一。
昨晚除夕,全家人吃完年夜饭聊了一阵子,天黑后便各自回房休息。
这个时代,平民与权贵的生活如同两个世界。
城里许多人家悬挂红灯笼,家中彻夜通明。
而李武这样的家庭,则显得格外朴素单调。
不过,初一清晨,李武就被声惊醒。
他起身先叫醒了老三,接着又喊小六起床。
小六嘟囔着不愿起来,磨蹭一阵后终究被鞭炮声吵得无法入睡。
等所有人都起床后,张玉清已经煮好了饺子。
年初一这天,几个小家伙早就按捺不住,昨夜特意包了大肉馅的饺子,但张玉清坚持留着不吃,非得等到新年第一天,图个吉利。
饺子太烫,谁都烫得龇牙咧嘴,却顾不上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