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8章 出征
    洪武帝因故元丞相咬住、太尉乃儿不花、知院阿鲁帖木儿等多次侵扰边境,派遣晋王朱棡与燕王朱棣分兵两路,再度北伐。

    此次出征,颍国公傅友德为征虏前将军,南雄侯赵庸、怀远侯曹兴任左右副将军,定远侯王弼、全宁侯孙恪任左右参将,领兵随行。

    圣旨命定远侯王弼统率山西兵归晋王指挥,其余皆听燕王朱棣调度。

    旨意快马加鞭,初五夜晚抵达燕王府,落入朱棣手中。

    朱棣紧握旨意,激动得双手发抖。

    他独自一人关在房内,反复着这份让他挂帅的圣旨。

    他抬起头,眼眶微红。

    这一刻,他等了很久。

    回想起洪武十三年,他正值青春年少,被封为北平藩王。

    当时,他满心期待能有所作为,然而这十年间,他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他人驰骋沙场。

    二十一岁时,他看到沐英从陕西出征,快速进军,包围并俘虏了脱火赤,全国上下欢呼雀跃,迎接胜利归来的沐英。

    那时,没人知道这位默默无闻的皇子。

    洪武十四年,他二十二岁,再次目睹沐英从北平出发,夺取高州、嵩州、全宁,渡过胪朐河,所向披靡。

    二十五岁时,他目送冯胜率领二十万大军击败纳哈出,拿下辽东。

    二十九岁时,他看着蓝玉带领十五万大军远征捕鱼儿海,完成了封狼居胥的壮举。

    这些场景,对从小就浸润军旅的朱棣来说,每一次都是煎熬。

    看到别人建立功业而自己无缘参与,那种失落就像普通人失去百万家产般痛苦。

    他心生嫉妒,也坚信自己能做到同样的事情。

    但偏偏朱元璋从未给予他这样的机会。

    如今,机会终于降临。

    这一次,他要打得精彩绝伦,让父皇、天下人,以及自己的兄长们知道,世间还有一位朱老四,能够在北方草原纵横驰骋。

    朱棣极力克制内心的激动,但最终还是忍不住,朝着门外喊道:“现在去庆寿寺请道衍大师前来。”

    门外的人领命离开。

    庆寿寺,又称双塔寺,其主持正是道衍。

    不过道衍并非寻常僧侣,他曾拜席应真为师,研习阴阳术数,又与儒释道三家的学者交好,可谓博通三教,胸怀大志。

    然而学成之后,天下已太平,他落得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境地。

    后来结识燕王朱棣,发现对方虽然身为皇子,却怀才不遇,于是主动追随朱棣来到北平。

    他知道,朱棣可能是自己施展抱负的唯一机会。

    这一晚,他早就听说有快马进入燕王府,因此早早整理好一切,静候朱棣召唤。

    待到燕王府派人前来,道衍立即起身,没有片刻迟疑,随来人前往燕王府。

    很快。

    道衍抵达燕王府,随后由内侍引导至朱棣的书房。

    朱棣在书房焦急等待已久,一见到道衍,顾不上让他坐下,便将接收到的旨意详细讲述一遍。

    道衍安静地听完,却没有立刻发表出征的意见,而是目光闪烁,沉思片刻后问道:“晋王担任西路军?”

    “有何不妥?”

    明月照耀下,燕王府书房内灯火摇曳。

    道衍缓缓提及分兵两路的顾虑,言语间隐约担忧晋王急于建功,不肯协作。

    这并非毫无道理,那些年长的亲王们,又有谁能真心服从彼此?昔日连太子朱标都被他们暗中算计,更别提其他几位了。

    道衍随后又道:“此事暂且不论,依我之见,圣上或许借此考察两位殿下。

    若此次北伐,晋王凯旋而归,而殿下却无寸功,那后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简介 >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目录 > 第8章 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