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九章
,英勇就义。
后来朱棣登基,追封王真为“金乡侯”
,并感慨道“勇武如王真,无功不成,若不死,其功当列诸将之首”
。
后来更与朱能、张玉、姚广孝一同配享成祖庙廷。
这样的人物,若是不死,必是一大助力。
然而奇怪的是,他的亲卫们一个个莽撞得像愣头青,虽然勇猛,却总容易送命。
王真如此,谭渊亦然。
随后,众人又闲谈片刻,各自归去,准备次日的急行军。
……
大多数困难都是可以解决的。
比如顶风冒雪疾行。
明朝士兵展现出卓越的纪律性和坚韧,从清晨卯时开始,至未时即下午两点,疾驰近百里,抵达迤都附近。
朱棣立于中军之前,身后将士铠甲闪亮,战马昂扬,目光坚定地望向前方,挺拔的姿态令人敬畏。
除了军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全军寂静无声,杀气腾腾,宛如一只钢铁巨兽。
此时,一名传令兵跑来通报,前军距迤都仅剩五里。
……
而此时,乃儿不花还在营帐中烤火取暖,他对分头扎营一事耿耿于怀,心想在这种恶劣天气下,谁会来袭击他呢?
除非敌人疯了。
若真有人敢这时候进攻他……
他宁可一头栽进雪地里冻死。
宁可坐在母牛背上排泄。
宁可把眼前的火炉一口吞下。
……
正当他口沫横飞、立下各种荒唐誓言时,一个人踉跄闯入。
“大事不好!明军杀过来了!”
乃儿不花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重复着这句话,摇摇头问道:“你刚才说什么?”
那使者早已吓得六神无主,连话都说得断断续续,带着明显的颤音。
“是明军,明军已将我们重重包围。”
听到这话,乃儿不花喉结滚动,强压下内心的恐慌,偷偷瞄了一眼熊熊燃烧的炭盆,随即猛地站起身来。
“!”
他一边往外冲,一边用尽全力朝外喊道:“所有人集合,准备迎战!”
外面早已乱成一锅粥。
众人各自为政,不知所措,更有甚者四处乱窜,使得混乱进一步加剧。
几名将领试图大声吆喝,以维持秩序,却根本无力控制局面。
瞧瞧那些从帐篷里跑出来的男女吧,衣冠不整,显然正在行那荒唐之事。
毕竟下雪天确实适合某些活动,摩擦生热嘛。
再说回迤都,这里地势独特,四周高、中间低,这样的地形能很好地抵御草原冬季的寒风,然而一旦被围困,要突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乃儿不花一出帐篷,便看见四面八方尽是明军,密密麻麻的包围圈让他顿时感到万念俱灰。
如果早知道会这样,说什么他也会带着队伍撤出迤都。
但此刻说什么都太迟了。
与明军正面交锋尚且胜负难料,更别说现在这种状况了,哪里还有翻盘的机会?
朱棣策马来到阵前,看着北元阵营的杂乱景象,内心兴奋不已。
他知道,只要他一声令下,就能赢得这场战斗,而且是一场大胜。
这结果他期待已久,也是他梦寐以求的场景。
然而,即便如此,他依然克制住了自己的冲动。
在此情此景之下,他完全可以不用动刀剑就让对方屈服。
朱棣唤来了观童。
观童是谁?一个资深的劝降专家。
洪武二十年,冯胜率军攻打纳哈出时,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