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即便是在北平,我也不会轻易放过他。

    今日唤你前来,实则另有要事相商。”

    李武恭敬地低头答道:“殿下但有所命。”

    然而,朱棣并未立刻开口,而是沉吟片刻后,突然话锋一转问道:“你对家中亲眷有何想法?”

    李武一时不解,却仍答道:“只盼家人平安顺遂。”

    朱棣微微颔首道:“好,既如此,若你能顺利完成我交代之事,我定保你晋升千户,并额外赐予赏赐,以解你心中顾虑。”

    李武听闻此言,毫不犹豫地道:“殿下尽管吩咐便是。”

    “两件事需办。”

    朱棣缓缓起身说道:“其一,前往辽东,伺机除掉察罕,具体手段我不干涉,但若是露出破绽牵连于你,我绝不会施以援手;至于赵金虎,能活捉最好,若不行,也务必将其,我要看看还有谁敢在北平城生事。

    “其二,暗中调查泰宁卫指挥使阿扎失里,最好是混入蒙古部落,探明今年冬天蒙古各部会聚集何处,究竟有何图谋,以及参与的部落都有哪些。”

    李武眉头微蹙,细细思量朱棣所言,这两项任务都不容易完成。

    朱棣静默不语,只静静地等待李武的回应。

    没过多久,李武开口道:“殿下,属下愿赴辽东,纵是舍命也要将事情办妥。

    只是恳请殿下能否先赐下赏赐,让我免去后顾之忧。”

    说罢,李武觉自己这般请求似乎欠妥,又补充道:“殿下明鉴,属下一向志向远大,然首要心愿仍是守护家人周全。

    前些日子的事实在令人胆寒,属下今生不愿再经历类似险境。”

    李武神情忐忑。

    出乎意料的是,朱棣竟放声大笑。

    “回府等候便是,真是每次都要讨价还价,有意思得很!”

    ……

    ps:恳请各位投下宝贵的月票支持

    ---

    燕王府内,李武离开后,朱棣凝视远方,似在深思。

    一旁始终未发一语的道衍开口道:“殿下此举颇有风险啊。”

    朱棣依然沉默,道衍大师捻动佛珠,继续说道:“皇上虽然年迈,但仍关注北平局势,殿下又何苦与蓝玉争斗,更何况杀了察罕又能得到什么好处?”

    房间里,气氛略显沉寂。

    朱棣目光深邃,似在思索什么,随后转头望向道衍,语气笃定而坚决:“今后的日子还很长,难道每次都要迁就于他吗?若一味纵容,只会助长他的气焰。”

    道衍微微颔首,未置一词。

    片刻后,朱棣突然发问:“大师,你真的认为李武能胜过察罕?要知道,察罕绝非易与之辈,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智谋,当年都曾令朱亮吃过苦头,不然也不会如此受蓝玉器重。”

    道衍扬眉一笑,“殿下是在怀疑自己的判断吗?”

    朱棣将手中的信笺缓缓放下,似有所思。”不过是孤注一掷罢了。”

    道衍闭目沉吟,心中却另有考量。

    他深知朱棣并非莽撞之人,更不是那种只知游猎享乐的藩王。

    往昔一句戏言便能触动朱棣,使其倾心结交;而近年来,朱棣那股扩张疆域的雄心更是显露无疑。

    道衍轻笑一声,没有点破朱棣的心思,以免他误以为自己在嘲笑他麾下人才匮乏。

    此时,朱棣脑海中浮现出李武的身影,想起初次相见时,那股自信从容的姿态,令人印象深刻。

    尽管李武身上有些特质与自己相似——都怀揣改变世事的信念,却又不尽相同,具体如何,却难以言表。

    不过,朱棣不得不承认,他对李武确实另眼相待。

    他仰头眺望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简介 >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目录 >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